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1日讯 青岛综合保税区内5平方米不到的空间里,存储着价值千万元的关键零部件。日前,上合示范区家电出口及关键零部件进口服务基地在青岛空港综保区正式启动,基地依托海尔集团的家电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2024年已出口海尔家电60万台(套),进口芯片货值达3000万美元。
基地依托青岛本土产业优势,空港综保区区位及政策优势,面向上合及欧美国家进口零部件,出口“青岛制造”家电,创新家电出口与核心零部件进口双向服务模式,联动卡奥斯新城,开展海尔家电芯片及电子元器件进口分拨业务,试点打造海尔电子元器件进口平台,助力中国家电与高端制造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关键零部件进口服务基地帮助企业大大节省了物流时间及成本。基于空港综保区特殊税收政策,基建物资及设备进口免税,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综合保税区运往境外的货物免征出口关税。在综保区内存储的货物暂时不用缴纳进口税,企业可以在货物实际进入国内市场前,灵活处理库存和订单。
青岛空港综保区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说进口均价2万美元的货物,就要一次性交纳一批货物税款数目较大,还要从国外寄过来,耗时长,而货物存储在综保区内,需要一个发一个、交一个税,能大大节省企业生产的时间与成本。”
下步,青岛空港综保区将充分挖掘海尔集团国际板块资源,推动与海尔日本海外家电维修中心合作,打造家电配件出口集散基地,建设智能家电前置海外仓,将海尔家电集拼出口到上合组织国家,打造面向上合的家电出口集拼基地。依托海尔日日顺电子元器件进口项目,发掘服务海尔、海信、歌尔等企业保税备货需求,建设以家电、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关键电子元器件进口分拨基地,助力青岛市智能家电优势产业发展,密切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家电产业链供应链领域合作,完善智能家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体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鹏辉)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