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鸡娃内卷……看完海淀家长招聘家教的要求,我被震撼了一整年!

近日,一段名为“北京大学生家教群-北师大”的群聊记录在各家长圈疯传,信息的主要内容是:一名家长介绍孩子背景后,发出招聘家教的需求。

常规来讲,这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内容过于震撼,同步给大家看下:

首先,家长亮出了孩子的基本情况↓↓

“人大附中初一实验班”

“创新、机器人大赛及编程大奖已经拿了个遍”

“运动绘画舞蹈也均不在话下”

“数英生物三科成绩均在90分以上,其他科目也均在85分左右”

……

网友看后立刻发出灵魂拷问:就这样的还需要找家教吗?

但是,请看最后一句,全班38个人,这位海淀区家长的孩子排名37位,如此优秀却是全班倒数第二!

现在明白人家为什么要找家教了吧?

那这样一个牛娃中的超级牛,对家教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大学学历要求,必须是是清华、北大、复旦、同济、交大、南开或是美国藤校TOP15或英国G5名校毕业的金融类专业,另外初中学历也要求是在北京六小强毕业的↓↓

这里先给大家科普小“北京六小强”,“六小强”分别为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十一、101、首师附,这六所学校集结了学霸中的学霸。

除了学历要求,家长还希望家教带过初一到完整初三的学生,优先考虑有学而思、高思等培训班“一对一”的教学经历。

这是在招家教吗?这是在聘请六小强的特级教师吧?

最后家长还给家教定了四个目标,包含主要目标、近期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

“帮助孩子学会一支Blackpink的现代舞奖励老师1000元”

“国内顶刊,一作,4万元”

“海淀区第一,奖励老师6万元”

……

将孩子不同阶段所要达成的学习成果、体育素质、艺术修养、科研项目,实践项目以及根据结果不同的奖励标准用KPI的方式安排得明明白白。

看完这份家教招聘,四个目标、五个要求、五点五小时的工时、按KPI付报酬……我真的震惊了一整天。

有网友质疑:这是不是虚假的,来刷存在感的?

但据群友反应,她就在这个群里,这份招聘真的不能再真了。

我们来大胆猜测下这位海淀家长家的基本情况吧,在招聘最后,家长留了一个小区名字“世纪城观山园”。

好奇去搜下了房价,好家伙,均价11万起步……

再搜了下地理位置,“世纪城观山园”周围名校鳞次栉比,与这么多名校为邻,难怪家长对家教的要求如此高。

虽然早知道海淀六小强的家长很疯狂,但是没想到会疯狂到这种地步。

不仅发出灵魂拷问:

现在教育资源的内卷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什么是内卷?

所谓内卷,就是内部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

听起来奇奇怪怪的一个名词,却折射了当下教育的困境。

教育内卷,简单来说,一开始每个孩子每天只学习四个小时,大家相安无事,后来出现一些孩子每天学了六个小时,然后考上了清北。家长们一看,这还了得,于是孩子们都开始每天学习六个小时,这样一来,所有人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如果要考取清北,就得额外学习更久,七小时、八小时、甚至十小时……

清华还是那个清华,招生名额仍旧那么些,教育却进入了恶性竞争,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是教育回报却不升反降。

但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家娃去更好的学校,所以众多人纷纷去报辅导班,只要自家孩子更优秀一点,这也就是导致教育竞争激烈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而海淀家长以“鸡娃有方”闻名北京。他们大多是这么一群人:高知分子、中产阶级、新北京人。在海淀家长的圈子里,“鸡娃内卷”最为严重。

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困境在于:

怕的不是90%人都在抢跑,而是你已经抢跑了,结果发现大家都比你抢得还疯狂。

你觉得枪响前跑,已经很快了,却突然发现别人家的娃已经跑了第十圈了,还带着风火轮。

海淀家长招聘家教的事之所以能引发大家如此强烈的讨论,原因就在于这个孩子本来就领先我们的孩子几十圈了。

享受着北京最好的教育资源,在海淀最牛的中学读书,人家父母觉得还不够,必须招一个清北家教来一对一有针对性地提高,这孩子可不是踏着风火轮嘛!咱们的孩子还怎么追?

父母的焦虑往往来自于“别人家的孩子”。

海淀家长招聘家教的要求在北京家长看来估计一点都不为怪。

曾听位朋友讲过一位北京海淀的家长的故事:

这位海淀家长的孩子在中关村某小学读五年级,孩子12岁就已经可以读全英文的哈利波特,还写了几千字的续集,另外各种大赛也拿奖不少……

而这位海淀妈妈却还说她家孩子在海淀都不算牛娃,她的一句话至今还在我脑中回荡:“在海淀,牛娃没有上限。”

天哪!听完,我只能安慰自己:“我的娃跟他们的娃不是一个世界的,围观一下就好。”

当北京的孩子在研究“螺吡喃光致变色机理和固态柔和可快充电池”时,咱们的娃可能还在玩手机、打游戏……

但牛娃并不是天生的,即便在遍地是牛娃的海淀,天生牛也是极少的,多数都是“人工牛娃”。

某视频曾经采访过一个海淀家长——花生妈妈:

她的儿子“花生”在2018年顺利上岸“海淀六小强”,“花生”在小学四年级时确定了“海淀六小强”的升学目标,用“花生”妈妈的话说:“这已经是很晚了。”

但为了达到“六小强”的入学标准,“花生”妈妈根据学校的考核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入学规划:考入培训班-获得考试资格-考入坑班-升入牛校。

在KPI下学习的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当其他孩子还在按部就班地上课玩耍,憧憬自己的未来时,海淀孩子的日常已经早早对应好目标院校的升学要求,被制定成了一份清晰的KPI考核表。

应该谢谢海淀家长,让我们又一次看清了差距。

你会发现,如今的家长,嘴上喊着不要焦虑,开心最重要,不抢跑,可行动却很诚实,暑期课外班报满,各种在线资源学习步步紧逼,还总在琢磨怎么才能在群生里来个弯道超车。

最后发现别人的娃更拼,心里就不平衡了。

教育内卷大潮之下,想要独善其身绝非易事,大家都在撕扯着铆着劲儿往前冲。

唯有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有效的“鸡娃”方式,才是真理啊!你认为呢?

(来源:择校精英说)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