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链”动全球!起点:上合枢纽港新城

聚焦“扩能提质”工作主题,上合新区打响了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攻坚战,锚定22个产业赛道,选定59家链主企业挂帅招大引强,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胶州市融媒体中心选取部分企业典型进行采访报道,看政企如何协同携手,头部企业如何发挥“头雁作用”,通过共享研发平台、打通供需壁垒、降低配套成本,吸引高匹配度的中小企业和创新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链从“单兵突进”转向“集群共荣”。

图片


近日,上合国际枢纽港汽车交易中心内,一列满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车身上“中国制造”的标识,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这些车辆将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20天后抵达塔吉克斯坦。“从仓储到报关、运输,这里提供全流程服务,我们的出口效率提升了40%!”青岛某车企物流负责人指着班列感慨道。这一幕正是上合枢纽港新城以物流产业为引擎融入和服务全球供应链的缩影

走进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巨大的电子屏跳动着班列全球运行数据:2024年,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年开行量首次突破1000列,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54个城市,货值突破百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

借独特交通优势,加速物流企业集聚,实现强强联合、共赢发展。今年年初,上合新区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动员大会举行,这是胶州创新推出的“链主挂帅”招商模式——由59家龙头企业担任“链主”,以自身供应链资源吸附上下游企业集聚。

“我们开放了橡胶装备的全球订单,带动30多家本地中小企业升级为高端配套商。”青岛软控机电总经理刘峰指着车间内一台智能成型机说道。这家全球橡胶机械巨头,通过技术赋能和订单共享,将产业链延伸至材料研发、精密加工等领域,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在胶州,这样的“链主效应”逐步呈现:中储钢超打造“钢铁超市”,吸引200余家钢贸企业入驻;山东高速供应链项目落地后,带动6家物流金融企业跟进投资。

“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稀缺优势既为企业带来极大便利,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加速物流产业集聚。站在胶东国际机场货运区,海关关员正对一批精密仪器进行快速验放。“上午到港、下午装机,跨境物流时效压缩至12小时。”据介绍,2024年空港货邮吞吐量增长29.2%,冷链、半导体等高端物流占比超六成。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具有强大的集装箱班列服务能力,能使班列集结、集拼集运、货源吸引集聚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所必备的重要功能在青岛、胶州叠加,充分发挥上合枢纽港新城四式联运、干干相通、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优势。中铁联集的调度员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调配来自日韩的集装箱与中欧班列对接,客户覆盖范围扩大至整个东北亚。

这种枢纽能级的跃升,直接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在上合国际枢纽港汽车交易中心,俄罗斯客商刚签下一笔新能源汽车订单:“这里不仅能买到中国车,还能通过‘班列+冷链’模式把俄罗斯农产品运回来。”2024年,该中心交易额突破30亿元,成为面向上合国家的“新三样”集散地。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二期工地塔吊林立,这里将建成全国首个“物流+贸易+金融”三位一体产业园。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内工程师们正在调试跨境区块链系统,未来可实现中俄贸易秒级结算。

“我们要让物流从‘成本项’变为‘利润源’。”市物流工作推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上合示范区‘五大新城’建设主题,瞄准物流细分业态,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各个环节上‘精准滴灌’,形成‘核心制造企业+产业互联网+生产服务型枢纽’的生态体系,着力在物流服务、物流金融、供应链物流等物流产业领域上塑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