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委书记访谈|赵兴绩:涡轮增压,加速发展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这里拥有山东省县域最广袤的耕地,连续13年稳坐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交椅,粮食产量占青岛近半壁江山;这里亦是青岛都市圈的“几何中心”,境内荣乌、青新等5条高速纵横交错,是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县级市……
这里就是平度,一个曾被贴上“农业大而不强、工业散而不聚”标签的地方。而如今,随着其在视野、格局、能级上的提质升级,之前的旧标签正悄然被撕掉。
刚过去的2024年,平度交出一份彰显发展韧性的“成绩单”:217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同比增长19.2%;再次入选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62亿元,再攀历史新高……
“作为山东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大,‘大’是平度的鲜明标签。但140万平度人不耽于此,‘大而强’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追寻。”平度市委书记赵兴绩言简意赅,阐述其对平度发展的期待目标。

图片

平度市委书记赵兴绩
时代大潮,风云际会。去年底,省政府正式批复平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了建成青岛都市圈综合性节点城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农业基地、山水田园宜居城市三个明确定位。处于“咽喉之地”的平度,再次站在了历史的聚光灯下。
“县域发展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而要在战略重点上集中火力,在特色赛道上建立不可替代性。”
赵兴绩表示,平度当前战略叠加优势前所未有,重大机遇弥足珍贵。“汽车领域有个术语,叫‘涡轮增压’。对平度未来发展而言,青岛都市圈就如同那个涡轮,能激发‘增压效应’,放大高铁时代‘同城价值’,提升城市能级。”

01



两个“破千亿”‍‍
记者:2024年,平度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62亿元。新的一年,如何重塑“钢筋铁骨”?
赵兴绩:对平度来讲,制造业是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体系中占比近1/3。为进一步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把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作为“五区”建设之首,成立由我和市长任总指挥的组织架构,组建分管副市长牵头的五大攻坚专班,落实闭环管理机制,牵引资源、力量向先进制造业聚集。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工业立市强市不动摇,紧扣新型工业化发展主线,使产业在细胞层面不断产生裂变,让工业这头壮硕的大象跳出轻盈的舞步。
今年我们将出台橡胶轮胎产业发展计划,聚力在特种轮胎等细分赛道突破项目招引的同时,引导格锐达、启航轮胎等存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们的美妆编艺、通航物流等特色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将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整合资源、塑造品牌,积极构建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
通航物流产业将依托青岛市低空无人驾驶试验区,积极融入青岛工业无人机、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等细分赛道,加强与国内通航整机制造商及核心技术企业对接,启用青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综合服务平台。
抢占新赛道,急不得也慢不得。不能急急忙忙地跟风,要在依托区域传统优势基础上,抢抓风口、追求裂变。同时,要谋定快动,有前瞻性思维,提前规划布局。

图片

青岛新力通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
记者:按照去年经济增速估算,2025年平度GDP有望突破1000亿元。这个标志性数字,对平度意味着什么?
赵兴绩:这应该说是我们连续抓发展的成果,或者说是阶段性验证“五区”建设思路正确的一个标志,对于平度有着里程碑意义。到了千亿以后,我们干部群众这种自信心就更强了,外界对平度可能也会有一个全新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GDP有望破千亿,但我们的农业占比依然保持在15%左右。目前全国GDP过千亿的县市,农业占比达15%的凤毛麟角。这说明,我们整个三产发展比较均衡、科学。作为全国农业大市,我们坚定扛牢守护粮食安全重担,在加力发展二产、三产的同时,继续夯实一产优势,努力做大做强。

02



“小财政”办好“大民生”
记者:平度民生“包袱”重,财政不宽裕,转型发展压力大。新的一年,平度将重点关注哪些民生领域,用“小财政”办好“大民生”?
赵兴绩:尽管平度发展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我们仍坚持把绝大部分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已连续12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2025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等重点工程,高质量推进10件22项民生实事,进一步构建“多元化”供给机制,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服务的需求。
深入实施“学有优教”工程,建成威海路学校、广州路小学北校区,修缮改造70所薄弱中小学校舍,完善升级32所中小学食堂设施设备,推进城区中小学午餐全覆盖。
深入实施“病有良医”工程,持续推进平度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推动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与平度市中医医院深度融合发展,建设青岛北部中医医疗次中心。开展基层卫生院6S标准化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造200个村庄卫生室。
深入实施“老有颐养”工程,实施养老服务优质提升行动,建成1处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新建、改扩建3处社区嵌入式老年人照护中心,优化231处养老服务站功能,新增签约家庭养老床位320张,完成适老化改造1200户,构筑分层分类养老服务体系。

03



面对不确定性的平度信心
记者: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中央不断提出“强信心”,请谈谈平度的信心何在?
赵兴绩:信心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
信心来源于上级的政策利好。比如,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等政策,对于区域发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都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信心来源于平度日益坚实的发展基础。41个工业门类中平度有33个,集聚33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家企业,孕育形成以海信为代表的智能家电、以青啤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以海湾化工为代表的高端化工、以钢研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等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度达到75.7%。
信心来源于平度干部作风能力的持续提升。平度各级干部的责任心、敬业精神、素质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上,精诚团结、干事创业的正气合力更加充盈。
信心来源于平度富集的要素资源。平度农业资源得天独厚,现有耕地263.4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9亿斤左右,连续13年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连续12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冠军”,20种国家地标产品数量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是全国唯一粮油肉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市。人力资源充沛,全市有各类人才11.5万,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技师学院等4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超过6万人,每年可“订单式”输出职业技术人才5000多人、储备产业工人1万多名,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超90%。

图片

向阳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信心来源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这几年,我们通过开展营商环境集成提升三年行动,建立完善“直通书记市长信箱”、涉企(项目)重大问题直报联调等机制,努力为在平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舒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024年,全市共有152家企业实现升规纳统、同比增长49%;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

记者|锡复春 李德银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