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赋能产业升级之路上,青岛正积极链接境内外资本,加力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导入更丰沛和更精准的金融活水。
3月28日,2025境内外资本赋能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国际债券市场会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这是一次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规格会议——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卢森堡证券交易所、MOX澳交所和中欧国际交易所等七家境内外交易所的代表,以及部分港澳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和各地担保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旨在通过会议平台深入探索跨境融资合作和新兴离岸债券市场创新模式。
以本次大会为契机,青岛将持续完善金融保障体系、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筑建产融高效对接的新生态。
在MOX澳交所上市21笔债券业务
开放,已成为青岛金融业的一个鲜明特征。
目前,青岛已与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了金融合作关系,与30多家金融机构总部开展战略合作,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持续举办,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35位,17次进入前50强。
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青岛积极对接境外交易所资源,力图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资本市场环境,此次参会的MOX澳交所、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中欧国际交易所即是重要的“舞台”。
MOX澳交所是由唯一一家总部设在澳门的中央企业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发起,主要提供债券上市、交易、结算、资讯披露、咨询等服务的交易所。近年来,随着金融基础设施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澳门债券市场建设发展迅速,MOX澳交所债券市场已成为人民币离岸债券最重要的发行上市场所之一。截至目前,MOX澳交所发行上市债券总规模累计突破8700亿澳门元,其中,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规模超3700亿澳门元,占总规模约43%,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澳门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此过程中,青岛企业也竞相登陆MOX澳交所开拓融资途径。MOX澳交所市场发展中心总监陈园介绍,2024年,青岛企业累计在MOX澳交所上市21笔债券业务,规模为18.77亿美元,约134.75亿元人民币。其中,有三笔债券完成卢森堡交易所-MOX澳交所的一站式双上市,即企业通过MOX澳交所一站式服务实现在澳门与卢森堡两地双上市。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是欧洲最大的债券交易所,也是欧洲最大的人民币债券交易市场。这无疑将青岛企业引入更多外资投资人的视野。
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市场是上交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和中金所在德国法兰克福共同设立的合资交易所,为中国首家由境内交易所赴境外设立的合资交易平台,致力于打造欧洲地区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自2015年11月开业运行以来,中欧所市场交易额保持稳定增长,机构参与逐步增多,平台作用初步发挥,实现了稳健开局。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是中欧所D股市场的首个发行人,也是青岛企业在欧洲资本市场的第一张名片。据介绍,中国企业在中欧所上市D股后,可通过“欧盟护照”制度便捷地在德国以外的其他欧盟国家挂牌上市,即中国企业经过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批准发行D股并上市之后,招股说明书无须再经过其他欧盟国家证券监管部门重新审核,德国金融监管局会将审核过的招股说明书再报备其他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企业可以快捷申请在其他欧盟国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整个挂牌申请过程估计1至3周可以完成。
中欧国际交易所执行董事钱明介绍,在欧洲已有或计划有业务布局的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都可在中欧国际交易所挂牌,预挂牌企业须在最近财务年度的收入达到5000万欧元,或过去三年的净利润达到5000万欧元。
19家企业登陆港交所
搭载政策东风,青岛企业也频频成为境外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尤其是近两年在港股市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进一步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以及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等,摁下企业登陆港交所的“加速键”。
搭上内地驶往港交所的“顺风车”,2024年以来,青岛新增富景中国控股、众淼控股2家上市公司,也是全省新增上市公司中仅有的两家港交所上市公司,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达19家,首发募集资金115亿元。
在通往港交所的路上,青岛已经构建了上市企业的“雁阵梯队“——近两年新增上市公司中港交所上市公司占比近八成,此外,华芢生物、歌尔微、文达通等优质企业在港交所排队待审,10余家企业拟申报港交所,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充足。
硕果的背后,是青岛市相关部门所下的“绵密”功夫。2023年12月,青岛市领导赴香港拜访香港金融管理局、港交所等机构,见签青岛市政府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设立双方沟通合作机制,揭牌“青岛香港上市服务中心香港代表处”,深化交流合作特别是资本市场领域的全方位合作;2024年联合港交所举办“青企高质量发展与香港机遇”资本市场论坛,为青岛企业搭建与港交所面对面交流答疑的平台;2025年3月21日,市委金融办联合港交所举办“启航青岛 港通天下”资本市场沙龙,邀请港交所专家为20余家拟赴港交所上市企业、区市金融工作部门授课,期间实地调研2家拟赴港上市企业,为企业精准把脉……
放眼全球,以青港良好的交流合作为示范,青岛利用境内外资本构建赋能实体经济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有十足的后劲与广阔的空间。
聚集多元资本
当前,青岛提出要加快打造“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需要更多形式多元、量足质优的金融资本为产业升级铺路搭桥。
近年来,青岛市金融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2024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80.1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87万亿元和3.19万亿元,其中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贷款分别增长13%、34%。
同时,青岛还吸引众多新型资本的目光——在全国率先集齐五家“AIC”基金签约,签约总规模达到152亿元;在全国首次获得四大AMC同时“下单”, 四大AMC将在五年内向青岛提供不少于400亿元的意向性投放额度。
多元资本的注入、新型渠道的涌现,意味着青岛的资本市场更加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将更加精准有力。
此次大会,再次释放出青岛资本市场服务能级跃升的两大“信号”——境内外资本支持青岛高质量发展战略联盟和全国担保集团联盟分别成立,前者将推动资本联动、生态共建、服务创新,强化产业链与金融链的融合互促,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提供多维支撑。后者将通过资源整合、产品创新、政策协同、风险共担,进一步畅通企业境外融资渠道,为青岛市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以此次大会为起点,青岛金融业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聚拢境内外优质资本,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岛将充分用好大会形成的重要合作成果,持续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保障体系、持续打造更加优化的金融营商环境,为链接境内外资本、共同赋能青岛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