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队”:扛着读者的视角写作
青岛籍作家“虫队”
个人简历:“90后”青岛籍网络作家,擅长悬疑小说写作。
今年3月,网文平台头部悬疑小说《十日终焉》系列《十日终焉·白羊》上市开售。作为去年最受关注的爆款小说之一,该书连载期间累计吸引超6000万读者阅读,获得超过100万条评论。
小说主角齐夏等人在名为“终焉之地”的神秘世界中经历10天生死考验,经过被剥夺记忆、参与生存游戏等一系列历险,最终揭开阴谋、冲破束缚。小说不仅充满悬疑,还深刻探讨了人性、命运、自由与正义等主题。全书300万字的体量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其成熟程度很难令人相信这是作者“虫队”的第二部作品。据柠萌影视负责人披露,该公司计划推出《十日终焉》大电影,而剧集版、动画版同步推进中。
《十日终焉》迅速走红,让青岛籍作家“虫队”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签售活动与读者交流。“虫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之前从未接触过写作,能够连续完成百万字小说得益于从游戏里借鉴创作手法,“有读者说看我的书就像是把摄像头放在主角肩膀上,给人的沉浸感更好,代入感更强。”颠覆性的视角和环形叙事模式,让这位“90后”作者成功跻身一线网络作家之列。
首尾相连,制造爆款
在高度成熟化的网文领域,2021年才入行的“虫队”算是个纯新人。他每天只更新两章,却能吸引百万级读者持续追更,独特的叙事手法更让人欲罢不能。“虫队”坦言,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传说管理局》特别青涩,“传说管理局”是一个负责修正偏离正轨的传说的机构,小职员杜羽不断进入各个传说中,完成类似“帮后羿射日”之类离奇的任务。“读者都看得出我当时没有写作经验,我甚至要跟着读者学习写作——读者一直批评我,我要从批评意见里找建议,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批。第一本书写到了后期,大家口碑就挺好的了。这本书的评论几十万条,我看了每一条,发现读者比我懂,读书也比我多。我当时想下一部书一定拿出更好的水平来写。”
总结了读者们的意见,“虫队”发现读者的痛点在于网文留下的“天坑”——原本非常成功的网络小说,作者总是留下剧情的大坑不填,使得阅读体验大打折扣。《十日终焉》从起手阶段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写书的时候就把结局想好了,角色们在大结局都有交代。读者反馈最好的就是这本书首尾相连,后期不断揭开前面的伏笔。我也是想好后面的结尾再开始写前面的悬疑剧情,最终伏笔在1300章揭开。”
《十日终焉》的架构让人联想起《十日谈》《海伯利安的陨落》等力作,一群人在一起讲故事,整体格局依次展开,构建了反转不断的剧情冲突。“虫队”说:“传统小说属于线性写法,而我是环形写法,写传统我写不过前辈,只能靠新的写法突围。”
青岛元素,埋藏细节
在踏入网文界之前,“虫队”的经历跟文学看似不沾边。“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学的是播音主持,但没有从事这个专业。”跟“90后”男生一样,“虫队”热爱游戏,甚至把游戏的手法运用到了小说创作里,“作为单机游戏爱好者,我平常喜欢看游戏剧情,反而很少读网络小说。我一边玩游戏一边思考,在游戏里,玩家真的是独自面对、独自克服,明知道有大反派要跳出来,必须直面这个关卡。”《十日终焉》让读者体验到游戏般的满足感,“虫队”也收获了年轻群体的追捧,“我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大家喜欢看大反转,于是《十日终焉》就采用了多重烧脑反转写法。”
作为青岛作家,“虫队”在小说里设置了不少青岛元素。“虽然是异世界故事,但主角是青岛人,书里还有‘青银高速入口’等地标,我甚至写了个青岛的广播频率,后来怕侵权作了修改,懂的人就懂了。”随着《十日终焉》纸质书出版,“虫队”也开始了各地的签售行程,“最近的活动比较多,签售会、粉丝见面以及行业盛典等。大家喜欢我的书,我很开心,但关注我这个人就让我稍有些紧张。一本书在网上获得几十万个评论、几十万点赞,落实到签售现场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能给我力量,这种感觉不一样。或许是我赶上‘风口’了。不是我选择写小说,而是小说选了我,回应了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