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5日讯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5日上午,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5·15中队的少先队员、家长志愿者在家委会的精心组织下,联合青岛市临沂商会第二党支部、市北区敦化路西吴党委、山东会客厅(红色合伙人)等共建单位,赴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铭记英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
庄严肃穆祭英魂 铮铮誓言表决心
上午9时,烈士纪念馆内松柏苍翠,革命烈士群雕巍然矗立。少先队员身着整齐校服,胸戴红领巾,手持素菊列队而立。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致以最深切的哀思。
青岛市临沂商会第二党支部书记邢广义在纪念碑前深情宣讲,他结合青岛地区革命斗争史和英雄事迹,从抗日战争的崂山游击队,到解放战争的支前模范,用一个个真实故事告诉同学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铺就的,希望同学们以英雄为榜样,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献花曲》的旋律中,少先队员代表抬着缀满白菊的花篮缓步走向“山河魂”烈士群雕前。全体少先队员依次献上手中菊花,寄托着对英烈的无限敬仰。
行走的红色课堂 让历史照见未来
祭扫仪式后,师生家长跟随讲解员走进抗战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军魂馆,开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锈迹斑斑的军号、泛黄的战地日记、复原的青岛战役沙盘……300余件珍贵文物与影像资料,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娓娓道来。在抗战馆“红色星火”展区,一个个在民族危亡时刻,用生命践行英雄故事,让队员们眼眶湿润。“她和我们年纪相仿,却用生命守护信仰,这才是真正的偶像!”少先队员们在实践手册上郑重写下感悟。
在革命烈士英名碑前,4名少先队员代表献词宣誓:这座纪念馆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先烈的热血,脚下的土地,是先辈用生命守护的山河;头顶的天空,是先辈用信仰撑起的晴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在课堂上,要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在生活中,要明德修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文明的素养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在挑战前,要敢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家校社协同联动 共育红色传承人
本次活动创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凝聚教育合力。家委会全程策划活动方案,设计“红色研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参观中完成英烈事迹记录实践作业。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提供党史资源,协助整理本土红色故事,实现"边参观+边答题"双线融合。
“带孩子触摸真实的历史,胜过书本上的千言万语。”家长代表王世博表示,通过共同参与祭扫、聆听讲解,不仅增进了亲子沟通,更让两代人达成精神共鸣。活动结束后,少先队员们自发组建“红领巾宣讲团”,计划将所见所感转化为校园广播稿、黑板报,让红色教育持续“圈粉”。
青山不语,丰碑永存。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清明时节,城阳二小的少先队员们用最庄严的仪式与历史对话,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用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当他们的指尖抚过英名碑上镌刻的每一个名字,当清澈的童声复述着气壮山河的誓言,红色基因已悄然融入少年血脉,化作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激励他们勇担历史使命,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吕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