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建强新能源产业链
扎根青岛20年,从整车到关键配套、从生产到营销,一步步夯实产业布局
日产超过1900辆、月产突破5万辆,今年3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再次刷新了近年来的生产纪录。
今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导入两款新产品——宏光MINI EV四门版和五菱之光EV,加速电智化转型。在新车型带动下,今年前两个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58%,预计今年一季度产值就将达去年一半。
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车间正在焊接车身。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今年初发布的《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将推动整车企业转型升级列为青岛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力方向之一。
上汽通用五菱2005年落户青岛,是青岛最早引进的整车企业。在经历了燃油车发展阶段、新能源转型阶段之后,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今年正式跨入了电智化转型的新阶段。这将助推青岛加速实现“到2027年,全市整车产量超过13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的目标,同时带动青岛在动力电池系统、电驱电控等关键领域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商乘并举”,领跑细分市场
2020年,宏光MINI EV上市,开辟了微型纯电动汽车新赛道。根据上汽通用五菱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宏光MINI EV累计销量已突破150万台,稳居全球微型新能源汽车销冠,平均每90秒就诞生一位新车主。而宏光MINI EV四门版就是这款“国民神车”的升级版,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宏光MINI EV四门版的推出显然意在强化五菱品牌在微型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的优势。“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仍处于上升阶段,但从竞争态势上来看已经步入淘汰赛,稍不留神就会掉队。”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高丰表示,五菱具有很长的产品线,聚焦到每一款产品,会根据细分市场需求,将产品做到极致。
近年来,虽然汽车圈有一股把车“越做越大”的风潮,但不容忽视的是,微型车仍然是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上汽通用五菱营销总监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00级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可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规模。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纯电微型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达到124.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2%。商机驱动下,长安、吉利等车企也纷纷推出了纯电微型车。
据高丰介绍,宏光MINI EV车型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销量最高,青岛是五菱在北方布局的唯一生产基地。目前,宏光MINI EV四门版由青岛基地“独家生产”,自去年11月开启预订到今年3月,累计销量已突破45000台。
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一直采取“商乘并举”发展思路。不论商用车还是乘用车,“青岛造”五菱汽车一直是细分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其多款产品处于领跑地位。比如,在早期燃油车发展阶段,以五菱荣光为代表的燃油车型,开创了“大微客”细分市场,借助青岛地理优势辐射全国,成为中国的“致富神车”。
今年新投产的五菱之光EV,则是五菱红标品牌新能源转型的重要产品。据高丰介绍,五菱红标定位“致敬每一代奋斗者”。当前,主要作为生产工具的微面商用车型对电动化的需求要更高于乘用车,五菱不断加大纯电商用车布局力度,今年将五菱之光车型进行了电动化改版,用车成本不到同级燃油车的1/5,还能兼顾家庭出行场景,进一步拓宽了五菱电车在细分市场的覆盖能力。
从整车到配套,构建全产业链
五菱品牌的一步步成长壮大,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不断奋进的缩影。
以纯电动汽车为重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历来被视为中国汽车工业“换道超车”的重要机会。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车企借势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了自主创新的快车道。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在动力电池、芯片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变革性技术突破。
据高丰介绍,作为首个整车产量累计达到3000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五菱建设了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自主研发神炼电池、芯片控制器、电驱电控等核心技术,实现从电池、电控到整车的全链自主可控。
“青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出围绕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底盘、电驱电控等重点领域,对关键配套进行系统性重塑的目标。这与我们五菱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向高度契合。”高丰表示,自落户青岛以来,上汽通用五菱累计生产整车超800万辆,实现产值超3000亿元,带动45家供应链企业落户青岛,本地供应商产值累计达380亿元。
步入电智化转型新阶段,上汽通用五菱在助推青岛整车制造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助力青岛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今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在青岛投产两款新车型的同时,也正式投产了电驱、电池项目。其中,电池项目规划年产能达30万台,生产五菱自主研发的神炼电池。神炼电池首创不起火电芯“问顶技术”,不泄漏、不起火、不爆炸,并通过“车端+云端”双BMS智能协同全天候安全巡检。此外,得益于电池包的创新结构设计,神炼电池能实现单个电芯的维修和替换,为用户节约90%的维修成本。
抢抓“两新”机遇,从生产到营销全方位升级
去年以来,国家“两新”政策的出台给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了新一轮利好。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被认为将接续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增长。据乘联会测算,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将达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市场渗透率将达57%。
要想抢抓市场机遇,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考验的是车企的综合实力。从供应链把控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到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能力,没有一个环节能够被忽视。上汽通用五菱在营销端、产品端、生态链端、智造端持续发力,推动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作为五菱品牌辐射北方市场的重要支点,青岛公司也在推进一场深层次的变革。“过去我们生产基地只管生产制造,但现在我们正在以青岛分公司为核心,搭建营销支持平台。目前青岛公司已经有100名精英员工加入营销支持的队伍。”高丰表示,营销支持队伍的成员既有来自行政部门的员工,也有来自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依靠不同岗位的工作积累共同做好营销支持。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也在酝酿新一轮智能制造升级。据高丰介绍,五菱研发了精益智造LIM模式。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流水线模式,形成以“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柔性岛”,能够更好适应当下汽车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变化。
不仅如此,该模式能够加速AI在工厂的渗透。“传统工厂如同‘钢筋混凝土森林’,AI难以穿透刚性架构,而精益智造岛式工厂通过工艺‘化整为零’的架构革命,为AI提供了可计算的单元、可扩展的接口、可进化的生态。”高丰介绍,通过人工智能不断自学习优化调度、排产和品质监控的算法,可以提升产线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升制造质量。
目前,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兼容车型数量已达到20个以上,实现人员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下降27%,制造时间减少35%,以及100%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
“采用精益智造LIM模式后,青岛分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将进一步升级,助推青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速壮大。”高丰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