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0日讯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病共存”已成为老年群体的健康常态。许多老年人到医院看病,一次要挂三四个号,多个科室来回跑,难以获得系统化诊疗方案。近日,观海新闻记者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获悉,该院老年医学(综合内)科秉承“共病管理”理念,通过“核心病症聚焦-关联疾病协同”诊疗路径,解析十余种慢性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锁定关键病症,实施精准干预,同步优化其他疾病治疗方案。
近日,73岁的张女士(化名)气喘吁吁地走进青岛医院老年医学科诊室,手上提着一个沉重的袋子,里面是厚厚的病历。“大夫,我喘不动气6年多了,还老是口干、睡不着觉,看了好多地方都不好,这3个月爬两层楼都得歇上三四歇。”张女士说。
老年医学科专家仔细问诊,发现她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睡眠障碍、脑动脉狭窄”等十余种老年慢性疾病。老人走过数十年的漫漫求医路,随身的小本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自创的处方,她每天要吃近二十种药物。她不知道的是,这些药片有些有互相作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张女士就诊时大多疾病处于急性发病期或控制不佳状态。根据其具体情况,专家“重点突出、各个击破”,重点改善患者胸闷气短,调整血压血糖,结合中医适宜技术制定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同时调整药物,将原本每天二十种药物精简为八种,减少患者服药负担。出院时,张女士各项指标好转。
专家提醒,许多老年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重叠用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反而会加重患者负担,老年医学(综合内)科加大此类患者用药筛查力度,减少患者日均服药种类,为患者科学减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