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0日讯 “小易和真实的审批人员一样,对我提出的竣备相关问题解答很细致,流程、要求能准确、详细列出,非常高效、特别方便。”4月9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综合管理处基本建设主管李鑫通过崂山政务服务虚拟大厅,提交了近零排放多功能中试验证平台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相关材料,当天便完成审批手续。办理该项业务过程中,新近“上岗”的AI公务员小易,为李鑫提供了颇多帮助。
通过“崂山政务服务”公众号进入崂山区政务服务虚拟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会说话、能思考、擅长处理各类流程辅导事务的AI公务员小易。这是崂山区重点项目“金牌团队”新添的一位AI队友,也是全省首个在政务服务虚拟大厅应用的AI公务员,不仅能对大量重复、高频、刚需的政务服务场景快速适应、精准办理,还能7×24小时值班,提供全程全时服务。
建设项目审批涉及部门、环节多,专业性强,AI公务员如何胜任导办工作?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咨询电话、一线走访中企业反映的高频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DeepSeek大模型构建“崂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策问答知识库”,实现AI公务员对建设项目类政务服务事项的高效检索,能够从业务流程、审批要件、办理时限等多维度答疑解惑,实现业务问答响应率提升15%,建设项目业务申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大幅提升。“我们将DeepSeek大模型、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以及向量迁入技术应用于政务服务虚拟大厅,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政务服务智慧中枢,围绕企业开办、建设项目等重点业务领域的办事指南、申请材料、办理地点与咨询电话等高频政务咨询精准精细梳理整合,搭建崂山政务服务标准化语料知识库,形成了1200余个规范化问答对,实现政务数据分析存储、业务问答精准高效、政策咨询闭环处理。”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技术服务科负责人高飞告诉观海新闻记者,在实现智慧导览的基础上,该局还依托AI公务员持续拓展政务服务虚拟大厅在业务办理、导服帮办等领域的服务能级,推动虚拟大厅与山东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等10余个平台在线互联,提供一站式、集成化、全维度服务。
AI公务员小易的上岗,只是崂山区以AI大模型赋能政务服务场景的一个缩影。接下来,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推动大模型与政务服务需求的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从数据、算法、应用等多层次深入赋能政务服务,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