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挑战的最高境界,是把危机淬炼成转型升级的契机。4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根据方案,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目前,青岛市商务局已牵头对接商务部外资司,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及承接落地等有关工作。试点方案将聚焦青岛特色,结合其他省市的先行经验,注重任务含金量和落地成效,重点争取在现代海洋、绿色金融、文化影视、医疗健康、电信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先行先试。服务业开放能力事关国家治理与发展水平。多年来,服务业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增长的“主引擎”,服务贸易正成为稳外贸的新动能。于青岛而言,加快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事关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助于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事关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供给,扩大服务消费规模,增强扩大内需动力。全球正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服务业创造了全球近2/3的GDP,提供了近50%的就业岗位,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达1/4。国际贸发组织(UNCTAD)数据显示,服务业FDI在全球FDI中的占比近60%,服务业已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服务业也是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75238亿元,同比增长14.4%。服务贸易逆差11726.8亿元,比上年减少314.3亿元。商务部曾表示,电信(通讯服务)、金融、医疗(健康与社会服务)、教育等领域,将成为当前服务业开放的重点。

自2015年起,我国已分3批次设立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国已有11个省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纳入试点范围。从此次新入选的试点城市来看,包括青岛在内的5个计划单列市都在名单之内,合肥、福州、西安、苏州或者是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城市,或者是在对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城市。这份名单凸显了青岛在国家对外服务贸易版图中的重要性。
服务业开放青岛有底气
当美国沉迷于关税武器的零和博弈时,中国正以“双循环”重塑全球经济坐标系,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正是题中之义。与制造业开放相比,由于业态多样、贸易壁垒较为隐蔽、数据跨境监管挑战等因素,服务业的开放比商品贸易更加复杂,对相关部门驾驭开放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从顶层设计层面,目前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正以促进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为导向。青岛纳入试点,显著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是底气所在。青岛制造业家底雄厚。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打造了智能家电、汽车、石化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链,生产了中国55%的高铁动车、20%的地铁车辆,家电产量约占中国的10%,A股上市轮胎企业数量占全国1/3,具备全球最先进的绿色动力船舶和集装箱船生产能力,已入选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6位。青岛是吸引外资的强磁场。2024年,青岛出台加大吸引外商投资24条措施,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已吸引博世、阿斯利康、欧力士等17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多次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青岛是吸引外资的强磁场,通过举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解决企业诉求,稳定外企在青投资信心。
青岛正处于服务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期。2024年,青岛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495.5亿元,同比增长5.0%,占生产总值比重6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0%。青岛在高度依赖知识、技术和专业能力的服务领域正显现国际竞争优势。2024年,青岛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560亿元,增长18.6%。其中,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总额483.9亿元,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31%。尤其在知识产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领域增长迅猛,出口增幅分别高达143.8%和90.2%。青岛还拥有推进服务业制度型开放的一系列高能级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是先行先试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的最佳试验载体。已常态化举办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累计吸引421家世界500强企业、967家行业领军企业的3000余名代表出席,成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重要国际对话平台。当前,服务业扩大开放已在国内城市中形成“1+N”试点格局,随着试点深入推进和不断扩围,如何让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引擎更强劲?根据批复要求,工作方案将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开展改革创新探索,大胆试、大胆闯,有序扩大自主开放,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青岛试点方案将聚焦本地特色,结合其他省市的先行经验,注重任务含金量和落地成效,推动落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开放型新业态企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及生活服务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雄厚的产业基础是青岛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底气。
一是示范效应。通过引进国际高技术、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提供商,为国内传统服务业提供示范,促进相关产业加强创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产品,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另一个是竞争效应。服务业扩大开放,将带来更激烈的国内服务业竞争,尤其是引进国际的高技术、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提供商后,对国内服务业存量将产生鲶鱼效应,通过良性竞争,将带动整个产业提质升级,从而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青岛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助力建设成为对外连接上合组织国家、日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内辐射沿黄流域的服务业扩大开放“双枢纽”,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和服务业的开放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