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最近,成都“领证送婚书”火了。自今年4月起,成都市各婚姻登记处,将为领证的新人赠送一份婚书。这份采用传统复古绘画风格,精心复刻经典样式的定制版婚书,为新人的爱情故事增添一份专属的浪漫认证。有新人不远千里从外地专程“打飞的”到成都领证。
什么是婚书?一般来说,婚书是中国古代男女双方结婚时的文约,属于“三书六礼”之一,具有男女双方订立婚姻契约的现实功用。而今,成都发放的“定制婚书”,显然是结合当下实际所推出的“创新版”。婚书上满满都是“成都元素”,正面有该市的市花芙蓉,有以蜀绣形式精妙呈现的祥云,还有地标建筑、川剧变脸、盖碗茶、雪山等元素。背面则有祥龙矫首,瑞凤展翼,寓意良缘天定、琴瑟和鸣。看得出,当地相关部门“有心了”。
“领证送婚书”提升了婚姻登记的仪式感。结婚是人生重要的节点,也是新人一次郑重的昭示。然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婚姻登记常常被当成一个简单的流程,似乎“领个证”就完了,这让很多新人心怀遗憾。成都发放的“定制婚书”,为新人增添了几分浪漫,体现了婚姻的庄重和美好。
“定制婚书”纸短情长,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婚书是传统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其背后是对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度认同。近年来,各种充满东方美学的新式婚书,在社交媒体纷纷涌现。一纸新式婚书,甚至成为不少年轻人婚礼环节的“标配”。与此同时,饱含着中国味道的“新中式婚礼”也大行其道。这一代年轻人,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很强的自豪感,他们不盲目崇洋,而是喜欢国潮,支持国货,渴求带有本土文化属性的产品,选择新中式婚礼水到渠成。
赠送婚书是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的体现。近年来,婚姻登记变得越来越便捷。特别是,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将于5月10日起施行,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各地落实中央有关“放管服”要求,纷纷通过改革做“减法”,为老百姓减去麻烦。同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应该做好服务的“加法”,比如,为新人提供颁证仪式,鼓励新人邀请双方父母参加仪式等。成都“领证送婚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给年轻人提供了情绪价值,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形象的宣传,通过社交平台放大后,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可谓“一举多得”。
一纸小小的婚书也能“火一把”,给我们带来多重启示。只有倾听年轻人的心声,并主动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共情。而这样的姿态,这样的创新,不妨再多一些。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