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品牌实践,市南区聚焦小切口、长机制、新阵地,推动文明观鸥、文明旅游、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质增效,为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传播城市美誉度贡献文明力量。
融入喜闻乐见“小切口”
拓宽市民参与渠道

升级全民参与“新玩法”。1月,“鸥遇青岛 爱满旅途”主题活动,百余名游客市民踊跃参与“文明美德 有你有我”市民有奖问答。2月,“相约美好春天行”活动创新设置“文明贴贴乐”游戏、“一起文明圈出来”套圈游戏等,吸引现场千余人参与。3月,“乐享山海文明行”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加“跟所有的不文明说‘拜拜’”保龄球游戏,系列活动累计吸引万余人次体验互动,形成全龄友好、全民友好的文明培育良性互动。

体验文明实践“微积分”。将文明观鸥、文明旅游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体验展示区,以文明实践活动为纽带,实现文明行为践行与激励的“循环流动”、市民游客文明实践体验和商家店铺美德信用实践的“双向奔赴”(市民游客在文明旅游活动中获得相应积分,可活动现场兑换实物,如“60积分=1个海鸥马克杯”“40积分=1个文明实践抱枕”,也可同步参与青岛市中山路文明实践体验展示区文明联盟餐饮店,如绛雪青岚、东方早茶、木滋嗒味等商家的优惠活动)。

分享道德榜样“身边事”。“鸥遇青岛”系列活动同全环境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融入“大手拉小手”元素,邀请省、市道德模范代表作为“文明理念”宣传志愿者,就老青岛人带动身边人践行文明行为、爱护海鸥科普知识等主题进行宣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践行文明风尚,汇聚美德正能量。

赠予方寸光影“小惊喜”。精心设置“青岛送你好运鸥”观鸥打卡墙,免费为市民群众拍照打卡,健康鸥粮免费派送,同时现场赠予相片、相框,把“海鸥”带回家,留下方寸光影美好回忆。

开发鸥气满满“伴手礼”。 聚焦“赏鸥经济”,赋能“海鸥+”新业态,在海鸥IP创意市集展区,推出马克杯、帆布包、印章、书签、明信片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以小切口放大招,让“冷冬不冷”“淡季不淡”。
融入生态保护“长机制”
树立人鸥共生标杆

构建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市南区由多部门联合成立旅游秩序整治专班,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清理跨门经营7000处,有效遏制旅游乱象,推动投诉量下降33.2%。
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机制。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线上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出“青岛栈桥海鸥”话题,播放量突破9亿次,制作《方寸之间 绽放文明》系列短视频覆盖群众4万余人次;线下在沿海景区设置文明提示牌450处,开展“文明旅游知识有奖问答”“小手拉大手”实践活动,发放《文明每时每刻 旅游随心随地》文明手册2万份,形成全域覆盖的宣传网络。
构建诚信品质提升机制。在观鸥景区推行“守护盾”诚信经营项目,联合30家餐饮店公示原材料信息,抽查食品卫生,制作统一啤酒标签2000余个,构建透明化消费环境。组织文明引导员、护鸥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劝导服务,设置宠物友好座椅、狗便箱等设施20余处,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序善治。
融入文明传播“新阵地”
创新宣传引领模式
拓展实践活动“三墙”阵地。开展文明观鸥儿童科普、护鸥巡逻文明实践等活动百余场,广大市民群众前来打卡“海鸥知识科普墙”“文明观鸥宣传墙”“鸥遇青岛故事墙”,在墙下聆听“挽留海鸥行动”30余年的暖心故事、见证这座城市生态保护的决心成就。
拓展文明旅游驿站阵地。在栈桥、中山路、燕岛山等核心景区打造文明旅游驿站,利用电子屏等投放《鸥遇青岛文明相伴》《文明观鸥人人践行》《鸥遇情歌》等公益宣传短片,文明旅游驿站集成行李寄存、母婴室、免费热水等8类便民服务,累计服务游客15万余人次,发放《青岛市文明观鸥宣传手册》2万余册,构建起生态保护与文明服务的双重保障网络。
拓展文明实践体验展示区阵地。发起“寻找最美旅人”行动,通过赠予文明实践积分、海鸥主题文创产品等方式,激励游客市民爱护海鸥、文明观鸥。长效管理文明联盟商家,开辟诚信商家文明宣传窗口,设置文明观鸥、文明旅游印章打卡点和文明餐桌互动体验区,为文明观鸥、文明旅游、文明餐桌和文明实践体验展示区持续赋能。

“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系列活动既是文明旅游的生动实践,也是城市软实力的展示窗口,活动开展以来市民踊跃参与,群众好评如潮。通过“小海鸥”传递“大文明”,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多赢,探索出生态文明与城市文明协同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赋能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城市文明创建提供了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可循、市民参与渠道可拓、文旅融合模式可鉴、多元治理体系可复制的发展范式。(来源:文明青岛)
责任编辑: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