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9日讯 经过系统工程治理,小沽河达到50年一遇防洪、5年一遇排涝标准,生态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小沽河的生态蜕变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兴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小沽河新建拦河堰-水源利用工程。
小沽河发源于莱州市马山,于平度市仁兆镇石家曲堤村东北汇入大沽河,河道全长86公里,是大沽河的一级支流,也是莱西与平度两市的界河。流域面积1015平方公里,其中,青岛市辖区内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青岛市境内河道全长61.8平方公里。小沽河上游主要汇集大泽山东南降水径流,汇水面积广、汛期水量大,当地有“大沽河不大,小沽河不小”的说法。小沽河在北墅水库以下长度51.2公里,自1985年以来,仅治理了下游河口以上5.05公里。由于河道未经过系统治理,小沽河每年汛期安全都成为沿岸群众和青岛水利人关注的重点。
另外,小沽河贯穿我市平度与莱西两市,流经两岸近100余座村庄,治理前曾因工业废水直排、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和垃圾肆意丢弃等现象的发生,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区域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政府在2022年将小沽河综合治理纳入重点民生工程,2023年6月正式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全面打响小沽河防洪与生态保卫战。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范围为莱西市北墅水库溢洪道末端至平度市古岘镇纸坊村段,治理长度共46.15公里,主要治理内容为实施堤防(防汛道路)、河槽疏浚护岸、支流河口、穿堤建筑物和水源利用等工程。此次治理旨在通过工程措施,提高小沽河干流防洪排涝能力,使治理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5年一遇排涝标准,与大沽河一起,守护沿岸群众安澜;实现防汛道路上下游贯通,增强防汛交通保障,更加方便沿岸群众出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周边灌溉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小沽河新建堤防-防洪工程
伴随着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的逐步推进,漫步在治理后的小沽河沿岸,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周边居民纷纷前来散步、骑行、野餐,享受惬意时光。谁能想到,曾经垃圾遍布、水质黑臭的小沽河,如今竟成了两岸村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村民张大爷感慨:“我吃完晚饭没事就来这遛弯,变化太大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