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1日讯 在城阳区流亭街道东蓝家庄社区,6名老人在微高压氧舱内边吸氧,边悠闲地“够级”。舱外的老人们边等候,边享受艾灸保健。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健康服务?近年来,城阳区着力开展健康促进“星火计划”,一批“小而美”的社区卫生室走进群众生活,深受群众喜爱,真正发挥家门口“健康驿站”的重要作用。近日,记者来到城阳区部分健康社区实地探访。
微高压氧舱助力居民“氧”生
高压氧舱治疗作为一种成熟的医疗手段,在全国2000多家医院都已开展,但其普遍出现在县级以上医院,社区引入高压氧舱保健在全国尚不多见。城阳区流亭街道东蓝家庄社区作为青岛特色健康社区,在2023年引入微高压氧舱,供社区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免费使用。此举成为吸引社区居民走进社区卫生室,体验防病保健健康服务的重要契机。
记者在东蓝家庄社区看到,微高压氧舱如同一个“小房子”安置在社区“健康驿站”的角落里。6名带着供氧管的社区居民在封闭的舱内,一边享受着“有氧”生活,一边打扑克娱乐。舱外排队等候的老年人中,有人接受艾灸保健,有人跟随智能健康一体机跳操锻炼。社区医生关注微高压氧舱运行的同时,为居民提供骨密度检测等健康体检项目。
东蓝家庄社区有1669名居民,老年人约占三分之一,他们中很多人是心脑血管或呼吸系统慢病患者,绝大部分人存在睡眠障碍等亚健康问题。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而吸引老年人长期且固定地扎根社区卫生室,是开展健康管理和中医特色保健的前提。为此,2023年,东蓝家庄社区引入了这套微高压氧设备,社区60周岁以上男性居民和55周岁以上女性居民每人每年可以免费使用10次。
“高压氧保健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氧舱中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气,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组织缺氧,促进细胞的生长和恢复。”社区医护人员说,虽然社区引入的微高压氧舱比不上医院大型高压氧舱有医疗作用,但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睡眠、缓解疲劳,很快成为社区卫生室的“金字招牌”。
“我之前晚上睡眠很浅,稍微有点动静就会惊醒,白天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很容易忘事,使用高压氧舱保健后,每天睡觉特别香,白天头脑也特别清醒。”刚刚接受了1小时高压氧保健的61岁于女士说,他们体验高压氧舱之余,也体验了社区健康驿站其他的智慧康养服务项目和中医保健项目,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社区医生介绍,除了老年人外,遭遇脑卒中的社区居民也走进微高压氧舱,提高了脑康复的效果。
在社区打造小而美的“健康驿站”
东蓝家庄社区绝非个例,近年来城阳区卫健局实施健康促进“星火计划”,按照“一社区(村)一策”,打造出一批特色健康社区。
中医艾灸适应症广,无论寒热、虚实,还是阴阳、表里病症,均可施灸,且疗效迅速,安全可靠易学易用,特别适合基层群众的治疗和保健。从2019年开始,仲村社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实现每户一个艾灸健康包,每个小区一个免费艾灸室,并推广全民艾灸“十百千”计划,即十名艾灸土专家、百名艾灸常用者、千户艾乐家庭,打造全市第一家艾乐社区“艾乐仲村”,2023年更在全城阳区率先推广“全民免费艾灸”,至今已服务群众 6000 余人次。
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是城子社区的特色所在。该社区在卫生室引进青岛市非遗“李氏脏腑点穴法”和推拿项目,每周接诊居民20多人次,居民可享受半价优惠。社区还设立“家长课堂”,定期开展早教、亲子、感统、音乐、情商、艺术等家长课堂,为0到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孕期学校、产后照料、咨询指导、亲子课堂、托育等20多项全周期陪伴式服务,社区医生手把手指导家长学习婴幼儿穴位按摩及推拿手法,帮助孩子防病保健。目前,该社区已提供科学育儿指导1000多户次,延伸服务惠及居民群众超4000人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比城市大医院,社区卫生室在人才与设备等方面“先天不足”,但其作为群众家门口的“健康驿站”,是引导群众首诊在基层的关键。近年来,城阳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引导各社区加大卫生健康投入,打造小而美的社区卫生室,吸引群众首诊在基层,健康管理在基层,真正推动健康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视频)
责任编辑:姚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