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态度的思想者

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一年多的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怎样进一步应用机器人、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有效拓展旅游消费新场景,提升游客体验?
运营里程352公里、在建里程154公里,加速成网的青岛地铁,如何构建分布式的虚拟电厂、微电网,探索如何让轨道交通运营更加绿色低碳?
……
前不久,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5年第一批青岛市场景清单,青岛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向青岛的创新型企业,伸出了新一批“橄榄枝”。
从2021年至今,青岛正在把场景创新变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融入产业创新和城市治理,以场景创新推动城市升级发展。
01
在2025年第一批青岛市场景清单发布推介会上,有4组企业,就以签约的形式实现了这样的“双向奔赴”——
致真精密仪器(青岛)公司搭建了集成电路测试应用平台场景,与青岛芯笙微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传感器芯片性能测试”方面展开积极的合作探索;
青岛未来网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青岛分中心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标准研究、检验检测、出海认证、网络安全技术咨询及测试服务等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青岛智能网联检测认证行业发展;

青岛未来网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整车网联无线通信测试平台
启航智联新能源科技发展(青岛)有限公司与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建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场景。
这三组“合伙人”来自同一产业领域,有技术和应用场景相互匹配的天然基础。
相较之下,以海洋科技见长的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来自金融领域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的“跨界”合作,则更凸显出场景创新带来的“化学反应”。
据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二者的合作点,在于海洋数据的应用场景——以“算力+海洋数据+保险”为切入点,共同探寻海洋数据赋能保险金融行业的路径。
据了解,海洋保险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配套服务,在航运、港口、海洋装备、海洋科考、海洋渔业、海洋文旅等方面市场需求潜力与日俱增,也是中国人保在青岛打造的新业务样板。当前,海洋保险的发展面临痛点。比如如何提升保险全过程管理流程?如何及时进行海上保险事故应急救援?
海洋信息化,则是国实集团的技术长板。目前公司已累计汇聚超110亿条海洋数据,如何更好地应用海洋智算技术、放大数据价值,也一直困扰着企业。
如今,国实集团的数据遇到了中国人保的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在海洋保险这一全新场景,基于数据赋能,形成包括建立预测模型与趋势分析、数据驱动保险产品设计、优化保险运行效率和客户风险精细化评估的合作思路,携手打造中国涉海保险的青岛样板间。
02
从2021年起,青岛启动场景应用实验室建设,每年遴选一批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建设场景实验室,在城市开放场景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验证,发掘新的产业机遇。
作为首批场景应用实验室之一——“青岛市癌症筛检创新应用实验室”的建设单位,青岛言鼎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获益者。
言鼎生物的肿瘤细胞检测技术,与传统的肿瘤诊断方式相比,能够清晰显示人体的全细胞结构,做到更精细的分子级诊断。通过场景对接,公司与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大附院合作,推动技术加速走向临床阶段。在此基础上,公司获评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的“国家肿瘤细胞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从青岛走向全国,在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落地合作。

言鼎生物入选国家肿瘤细胞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供场景”就是“给机会”。截至目前,青岛已分五批次认定各类场景应用实验室110家。2024年3月,青岛升级“场景策”,印发《加快场景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赋能等六大场景领域加力场景培育,发布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两种清单,搭建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市场化有效配置,拓展场景创新赋能范围。
通过这种场景清单形式,企业的需求,与能力供给一目了然,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
据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青岛发布的两批场景清单,包括54项需求类场景机会和81项供给类场景能力,截至目前获咨询对接超4000次。
03
今年以来,各地场景创新工作“动作频频”,深圳宝安宣布开放全域场景资源,成都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加大场景创新力度。
在这方面已经抢先一步的青岛,也正从帮企业搭场景、拓市场这个初级阶段,升级到为企业找资源、找资金的2.0版本。
匹配场景应用实验室建设企业的发展需求,青岛设立了全国首支场景领域拨改投资金——“场景金”,46家场景实验室依托企业认定后获各类融资60.8亿元。
用好创新载体,也将进一步拓展青岛场景创新的空间。2024年10月,山东提出集中打造12个省级场景创新引领区,来自青岛的虚拟现实之都、中国智港、世界电影之都“榜上有名”。这些场景创新引领区不仅具备大量可供先进技术落地的场景,还聚合了产业一线的创新资源。
以虚拟现实之都为例,依托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等顶尖创新平台和华为、海之心双算力中心,引领区着力围绕构建“虚拟现实+”融合创新能力体系,推动“VR+AI”技术与工业智能、智慧城市、空天海地等应用场景验证耦合。

青岛打造“虚拟现实之都”的地标性建筑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
在2025年第一批青岛市场景清单发布推介会上,“虚拟现实之都”向企业发出场景共建的“邀请函”。“背靠工业大省、崂山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胜地以及张村河片区等城市更新资源构成的丰富场景,我们鼓励支持企业大胆探索场景应用。”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导入,青岛正将更多的“技术场景”,加速变为“产业实景”。
记者|杨光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