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居民需求成为社区治理的“风向标”,一场以行动为笔、以民心为纸的实践正在悄然展开。4月23日,湛山街道仰口路社区“民需我应,仰口同行”——仰口大叔帮帮团需求落实行动日火热启动。这支由社区工作者、热心居民组成的“硬核”队伍,以实干为舟,驶向群众急难愁盼的深处,让“有困难找大叔”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回响。

活动当天,大叔帮帮团的团长辛健将前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摸排等方式收集的居民需求清单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中,从楼道感应灯失灵、单元门破损到公共座椅破损,每一项诉求都标注着具体的楼栋与住户。帮帮团成员们逐字逐句梳理,将抽象的需求转化为可落地的任务清单,将短期内不能处理的事项建立问题台账,通过对接共建单位或其他志愿服务队,争取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项项有跟进”。



为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社区居委会主任吴丹为帮帮团成员发放定制马甲,崭新的墨绿色马甲上,“仰口大叔帮帮团”字样格外醒目,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后,帮帮团兵分多路,深入楼院开展“沉浸式”服务。在仰口路4号,成员们合力维修损坏的单元门和公共座椅,并邀请过往居民现场观摩学习;在仰口路20号,志愿者带着专业工具,为低保家庭更换漏水的水龙头,并手把手地教居民使用新设备;在晓望路13号、17号,志愿者踩着梯子为居民调试院内照明灯亮灯时间;还有成员们穿梭在华严一路3号、华严一路5号楼道间,将一盏盏感应灯更换到位,让温暖的灯光照亮居民回家的路。“我也想加入帮帮团,为大家出份力!”看到帮帮团成员们忙碌的身影,围观的居民刘大哥主动请缨。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居民被这种互助精神感染,加入到社区共建的队伍中来。这种转变,正是帮帮团提升居民参与感的生动体现,也让“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需求落实行动日,不仅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更搭建起党群连心、邻里互助的桥梁。仰口路社区以“大叔帮帮团”为纽带,将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承诺。下一步,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将继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奔忙,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邻里温情,让幸福在仰口路社区落地生根。(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责任编辑: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