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一景 |青岛“最懂鲜”的社区!海肠捞饭、剁椒红烧肉、河豚刺身…馋哭了

图 | 小红书@Kakii


市南的街巷

总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

三明路社区

既有岁月沉淀的烟火气

又流淌着鲜活的生活美学

沿着红瓦白墙漫步

转角遇见的美味与故事

让寻常巷陌焕发着令人驻足的温度


图片


上杭路24号的追日烧烤

是青岛人私藏的深夜食堂

二十载春秋更迭,炭火未熄

铁板上的海虾、鲍鱼

与扇贝裹挟着海风气息

成就了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吮指手抓海鲜拼盘是豪迈的海洋馈赠

龙虾肉弹牙、牡蛎肥美

微辣酱汁激发出食材本真的鲜甜

剁椒红烧肉

肥瘦相间的肉块裹着剁椒的辛香


组图 | 小红书@追日闯关东东北农家菜

笔管鱼脆嫩

小白菜吸饱了汤汁的鲜美

小白菜炖笔管简朴中见真章

烤串的烟火气最抚人心

羊肉串肥瘦相宜,炭火逼出油脂香

撒一把孜然,配一扎啤酒

便是青岛人最地道的夜生活图鉴



燕儿岛路47号的东福楼

是部分青岛人心中“家宴”的代名词

二楼包间里,圆桌承载着

婚宴、百日宴的热闹与温情

软炸虾仁、葱烧蹄筋、石锅碟鱼头

等硬菜撑起一席鲁菜江湖





组图 | 美团@东福楼


这里没有网红店的喧哗

只有老厨师的坚守

食材扎实、分量敦厚

一桌宴席便是一段人情故事

外地学子在此初尝青岛本味

本地人则吃出一口乡愁

东福楼的烟火,是团圆,是传承

更是市南人骨子里的热忱与实在



推开燕儿岛路49号的古铜色大门

胖胖的河豚

在玻璃缸中悠然游弋

燕岛小院以“一鱼十一吃”

的创意颠覆传统



河豚刺身薄如蝉翼

蘸山葵入口

鲜甜与劲道在齿间博弈

酥香鱼骨裹着金黄脆衣,外酥里嫩

竟吃出几分椒盐的江湖气

最惊艳的是河豚水饺

菌菇汤底煨出鱼肉清鲜

咬开面皮,汤汁与馅料在口中迸发


组图 | 美团@燕岛小院


老板对河豚养殖与烹饪的执着

让这场“冒险”多了份安心

食客们围坐清汤锅前

涮一片鱼唇,品一盅菌菇汤

古意庭院中,河豚的千般风味

化作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图片
图片


在这里,蒜蓉小龙虾

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虾肉饱吸汤汁

鲜辣中透着一丝回味

麻辣母毛蟹膏黄丰腴

经典香辣肥肠以耙糯口感征服味蕾

芥末鸭掌则用呛辣唤醒夏日倦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组图 | QTV2生活天天秀


店家深谙“反差美学”

古装打卡的雅致

与龙虾的豪放相映成趣

辣到酣畅时,一碗冰淇淋

瞬间抚平躁动

这里不止是味觉盛宴

更是一场关于市井与风雅的对话



在三明路社区,不仅有美食与烟火

也有艺术与人文

社区的美也许是

转角遇见“三明南路樱花街”

这条百米长的社区小径

两侧樱花枝桠交错成穹顶

花瓣如雪簌簌而落

织就一条静谧的粉色天幕


组图 | 小红书@Kakii


与中山公园的热闹不同

三明南路更似文人笔下的“小园香径”

适合独享一份悠然

在青岛人的私藏地图里

这条不足五米宽的小巷

是春天最动人的秘密


image.png

image.png

组图 | @无中生有的造梦者


图片

????????????

当城市在加速度中模糊了面容

三明路社区仍固执地保留着旧时月色

那些开了二十年的灶台

那些树影斑驳的庭院

用食物本真的味道编织成网

打捞着匆忙时代里失落的温情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