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粒粒良种,喜看丰收满仓,青岛市加强种业执法,查办违法案件23起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5日讯 “您看这个番茄种子,标签上除了标明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检疫证明编号,还有适宜种植区域、种植季节等信息,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种子标签。”4月25日,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在市北区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农业执法人员向往来的市民介绍种子识假辨假和维权小知识,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购买种子注意事项》等宣传材料,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您也可以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和种子标注的内容进行核对,这个二维码具有唯一性,通过它就能够追溯到该种子生产、销售信息。”执法人员正在耐心地向周边群众讲解。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农以种为先。作为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种业市场净化、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聚焦春季用种关键农时,加大种子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以制种基地、种子经销集散地、农资经营门店为重点区域,重点检查种子标签、销售台账、经营备案及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等情况,加大涉种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未经品种权人许可生产或销售授权新品种、“白皮袋”种子、未经审定推广销售等行为,查办违法案件23起,全面净化种业市场。同时,坚持执法和服务并重,深化服务型执法,开展送产品、送技术、送服务“三送”活动,建立农资纠纷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推广“两快两准三到位”工作法,用心用情调解胡萝卜、马铃薯等种子问题,挽回农民经济损失6.92万元。

下一步,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将持续深入贯彻种业振兴的总体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加强农业执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切实守护好农业“芯”,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打牢坚实法治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刘倩)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