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青岛“拍报”新姿势:百年里院遇见赛博头条

当历史街区成为年轻人的秀场,当百年德式建筑遇上赛博科技,老青岛文旅记忆的载体也悄然迭代。

五一期间,大鲍岛街区上新“报道头条”拍报机。游客可以自拍照片作为“报纸”头版图片,并可以打印出自己的专属报纸。

8.8元“买断”自己与青岛的独家叙事权,这座繁华街区中心的互动装置,让游客从“过客”变身“城市代言人”——拍报机正以高打卡量,书写历史街区与数字时代的对话新篇。


超多人体验 文化创意精准激活流量密码

五一期间,“报岛头条”拍报机前已有近1500名游客驻足体验。“太会玩了!”来自杭州的00后游客小孙举着刚打印的报纸说,“青岛把百年老街和数字创意结合得毫无违和感!”

从选址到文案设计,这台拍报机每一步都在“翻译”青岛的文旅基因:选址大鲍岛,既借势老城流量,又与沿海的栈桥等景区形成动线联动;标题“C位不用抢”精准狙击年轻人社交需求……五一假期,拍报机旁的留言墙上,各式笔迹逐渐织就城市口碑图谱——“红瓦绿树间的光影太治愈了!青岛把浪漫写进了每个街角,胶卷根本停不下来!”“在老城区转角遇见百年德式建筑,喝着啤酒逛文创市集,这才是Citywalk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些文字与报纸,共同构成了游客对青岛的立体记忆。

将城市历史转化为可交互的社交货币,我们可以想见,或许在年轻人的二次传播中,也将会出现“青岛历史”“里院文化”等关键词——当年轻人举起报纸自拍时,他们也在无意间举起了一座城市的百年底稿。

仪式感满满,让你和青岛的时间线交汇重组

在保留百年历史肌理的大鲍岛街区,拍报机的金属骨骼以极具现代感的造型嵌入老城风景。“报岛头条”的报头,是在致敬城市的文化脉络;版面上的中山路、栈桥,让随手拍升格为“城市事件”,你和这座城市的时间线便有了交汇。

把报纸握在手中,你会感觉到:经典的青岛老城从来不是定格在历史中遥不可及的;她和新锐潮流共用同一条时间线,一直在场,可以触摸。

一起去看看吧,此刻的大鲍岛街区,那些穿行在百年里院光影中的游客们,正用快门与笑容书写着新的城市叙事——你的“报岛头条”,正在生成中。(文案 | 吕靖雯 视频 | 陈通 王梦营 实习记者 董子豪)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