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唐某等人以取乐、获利为目的通过国外社交平台,将非法手段获取的明星、网红、新闻热点人物等公民个人信息随意发布在网络上(即所谓“开盒”)。截至案发,二人共计参与网络“开盒”190余人……4月30日,经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4000元;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6000元。
小雨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女网红。2023年12月6日,小雨在后台收到粉丝私信,称她的个人信息被曝光在国外一个社交群组里,组内还充斥着大量不堪的内容。
从那天起,小雨收到越来越多陌生人的骚扰,短短一个月内,便接到陌生电话150余个,平台消息里也塞满骚扰私信。在直播时,还有人将小雨的真实户籍地址发在评论区,扬言要来找她。小雨和家人为此搬了家,个人信息的泄露与网络暴力也让小雨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小雨并不是唯一被“开盒”的人,和她一样被长期骚扰的还有多名女网红。当地公安机关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这一线索并加以追查,于2024年3月将周某、唐某等人抓获归案。
经调查,25岁的周某原本从事舞台美术和皮影制作等工作,平时在某境外社交平台十分活跃。偶然间,周某听网友聊起“社工库”可以检索到他人的个人信息,便抱着猎奇的心理注册了一个账号,发现上面的确可以随意查看许多个人信息。
自2023年11月起,周某便开始将各类明星、网红、热点人物的个人信息发布在自己创建的频道中,吸引了很多关注。“频道的关注度高了以后,就有些人私信让我帮忙查特定人员的信息。”据周某交代,他有时自己帮忙查询,有时把账号租赁给对方,收费标准则按难易程度、信息量大小等从20元至200元不等。渐渐地,他成为了该社交平台另外三个同类频道的管理员。
唐某也在同一平台上有自己的频道,一次他与别人在网上发生争执,对方获取了他的个人信息,为了报复,唐某便在平台上买了对方的个人信息。之后他了解到在平台上查个人信息可以赚钱,便动起了歪心思。
由于频道的相似,周某、唐某慢慢熟悉了起来,他们互相担任频道管理员或在频道内发布广告,以此提高人气,向频道内人员售卖公民个人信息。据周某、唐某到案后供述,二人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分别获利4000余元、6000余元。
2024年10月28日,该案被移送至杭州市临安区检察院。经审查,周某、唐某二人在各自频道内发布他人隐私信息,非重复浏览量超100万。检察机关认为周某、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遂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二人依法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作出前述判决。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