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30日讯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技推广人员,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这么崇高的荣誉,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光荣属于勤劳、务实的平度人民,属于全体并肩作战的‘三农’工作者。”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平度市农业农村局朱瑞华在接受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后这样说。
朱瑞华现任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是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第十一、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获全国最美农技员、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20多项荣誉称号。主持农业重点项目35项,荣获科技成果奖励22项,发表学术论文51篇,育成农作物新品种5个,授权专利4项,制定技术标准14项,累计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超2000万亩次,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她在农业一线近30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针对胶东地区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朱瑞华首创并推行“全程机械化+无畦背种植+滴灌”粮食水肥一体化种植的“平度模式”,亩均节水节肥30%以上,每年推广面积超200万亩,助农增收4亿多元。研发的“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成功创建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全国仅12处。
她创新集成的“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连续5年创青岛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24年达到每亩875.82公斤。主持研究的玉米“三改三提”单产提升技术,入选山东省新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案例,每年推广超50万亩,亩均增产10%。选育的“青丰1号”小麦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农6号”小麦通过国审,成为山东省主推品种,创下晚播小麦亩产763.85公斤的高产纪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