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家余耕再出佳作!《问鼎1939》揭开民国古玩江湖的神秘面纱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5日讯 厌倦了天马行空的虚构?想要体验更真实、更惊险的盗墓故事? 近日,青岛作家余耕的长篇小说《问鼎1939》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带着读者穿越回百年前,揭开民国古玩江湖的神秘面纱。

“1939年,安阳城里修复古玩起家的余氏兄弟中的大哥余宝驹设计巧夺出土的神器——后母戊方鼎,得到消息的日军逼迫余氏兄弟交出铜鼎。善于修缮古玩的二哥余良驹,在货郎的帮助下,收集废旧的铜器铸造了假鼎。余宝驹亲自押送假鼎至日军宪兵司令部,却被当场识破。原来后母戊方鼎出土时缺失一只鼎耳,余良驹铸假鼎时为了不节外生枝,复制了一个完整的铜鼎。谁知丢失的鼎耳先于铜鼎出土数年,流传至日本后落入甲骨文专家井道山兄妹手中。井道山当场揭破余宝驹送来的是假鼎……”

据介绍,《问鼎1939》不仅仅是一部盗墓小说,更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史诗巨著。书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智斗和厮杀,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和令人不齿的背叛。余宝驹与日军少佐的斗智斗勇,与兄弟的生死情义,与日本女甲骨文专家松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都将让读者屏住呼吸,沉浸其中。每一个反转,每一次危机,都将让读者欲罢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界看来,《问鼎1939》比《盗墓笔记》更真实,比《鬼吹灯》更惊险,该书不仅仅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冒险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信仰、忠诚与背叛的史诗巨著。乱世风云变幻,余宝驹、伊藤太乙、井道兄妹等各色人物,为了各自的信仰和利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本书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详细考究了民国时期的盗墓手法、古玩知识,以及安阳的地域文化,力求还原最真实的盗墓场景。与此前类似题材的畅销书相比,《问鼎1939》的情节更加紧凑,氛围更加紧张,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民国盗墓风云的惊心动魄。

作家余耕早年从事专业篮球训练,后转行在北京做记者十余年。近年来,余耕佳频出,《德行》《当心你的狗》《金枝玉叶》《仗天杵》《最后的地平线》《做局人》《耳房》《体面》《笑苍山》《我是夏始之》《我是余欢水》《为国争》《问鼎1939》等相继出版。他的中篇小说《我是夏始之》获得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长篇小说《如果没有明天》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话剧《我是余欢水》在全国各地上演500余场,改编成的网剧《我是余欢水》成为现象级短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