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8日讯 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一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专家提醒:“鹦鹉热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到后期可能造成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不过,鹦鹉热虽凶险但可防可控,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若接触鸟类后出现持续高热、干咳,应及时就医。”
起初,63岁的王先生(化名)以为自己只是得了个小感冒,自行服药后感冒症状不仅未缓解,反而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王大爷被紧急送入青岛市市立医院,入院检查时血氧饱和度跌至85%,连走路都变得困难。“王先生入院时呼吸频率达每分钟30次,几乎是正常人的2倍,意识已经不清晰了,CT显示双肺大面积炎症,属于典型的重症肺炎。”主治医生李文飞回忆说。更棘手的是,常规联合抗感染治疗未能起效,王先生持续高热伴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
面对病情急速进展,市立医院副总院长刘学东及科主任韩秀迪立即组建抢救团队。韩秀迪分析病情后快速研判,“这不是普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重症肺炎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合并脏器功能衰竭,但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极低,结合肺CT特点,必须考虑特殊病原体。”了解到患者此前曾接触过家养鸽子,医疗团队当即锁定鹦鹉热衣原体,但需要和军团菌、腺病毒进行鉴别。此时王先生出现严重呼吸衰竭,陷入嗜睡状态。团队立即向家属沟通病情并行气管插管,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李文飞紧急开展床旁支气管镜检查,将取出的肺泡灌洗液送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最终锁定“元凶”为鹦鹉热衣原体,一种通过鸟类传播的病原体。
医疗团队立即根据指南调整治疗方案,辅以呼吸机支持、营养干预和脏器功能维护。经过两周精准治疗,王先生的肺部炎症逐渐吸收,氧合指数显著改善,成功脱离呼吸机。复查发现,患者炎症指标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恢复至95%以上。“能捡回这条命,多亏了医生们的果断和专业技术。”王先生的家属感慨道。
专家介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禽类(如鸽子、鹦鹉)的羽毛、粪便或分泌物传播。高危人群包括鸟类饲养者、禽类加工从业者等。感染后常见症状为高热、干咳、剧烈头痛和呼吸困难,易被误诊为流感或普通肺炎。专家建议,市民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养鸟人士清理鸟笼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禽类食品应彻底煮熟后食用。市民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禽类接触史。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