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首个校本教育大模型在青正式上线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0日讯 10日上午,由青岛市教育学会主办,华青教育集团承办,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AI时代的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在海天大酒店举行。会上,依托国内顶尖教育技术专家团队,以青大附中初高中和3所新世纪学校私有数据为根基,历时1年多时间的项目筹备、数据构建以及模型训练,打造教育基座“双星”系统“华青教育集团校本教育大模型‘华小青’”正式发布,这也成为山东省内上线的第一个校本教育大模型。

据悉,作为山东省首个校本教育大模型,在华青教育集团和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武法提教授团队合作之初,双方就达成共识,“发展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是落脚到人的成长,并非单纯的技术开发”。“华小青”的独一无二,一方面体现在“数据”的私有性,“喂养”它的,除了有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教材、优质作业设计、教育学术论文等专业性数据,还包括华青教育所属各学校的自命题试卷、优质教学设计等私有性数据;另一方面,以千问2.5系列开源模型为基座,通过微调算法,将“教育专业性数据”和“华青私有性数据”训练进入相应模型之中,目前已完成15000多步的模型训练。在此基础上,依托武法提教授团队最新科研成果,通过“教育护栏层”增强其科学性和安全性,确保“华小青”懂教育也懂华青。

通过现场演示可以看到,“华小青”目前搭建完成3个智能体——英语作文评阅智能体、数学辅导智能体和学情分析助手。其中,“英语作文评阅智能体”直指传统智能体对于作文评阅反馈不及时、反馈粒度不细的痛点,通过构建智能化分析实现实时反馈,特别是嵌入的山东省中考、高考英语作文评价规范,可以按照中高考标准对每一篇作文进行评价,并给予修正和改进意见。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用APP检查数学作业,但是直接给出的标准答案极易引发思维惰化等问题。“数学辅导智能体”基于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创新构建“示例示意法”“答案陷阱法”“差异对比法”等引导策略,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自主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数学学科素养。“学情分析助手”则为一线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提供支持。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技术,构建的具备自然语言交互能力的学情分析智能体,老师们输入学生的试卷、作业等内容,就可以快速地获得某个学生或者班级、级部的多维度、多视角学情分析数据,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活动现场,4位国内顶尖教育专家紧扣“AI时代教育变革”的四大关键维度:课堂重构、学生培养、学校转型与理念更新,分别作主旨演讲。

随着“AI时代的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的举行,华青校本教育大模型“华小青”,将正式走进3所新世纪小学和青大附中初高中,随着大模型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还会有越来越多带有华青教育基因的智能体诞生,共同打造更开放、更包容、更具韧性的教育新生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文/图)

责任编辑:陈海芹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