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4日讯 今天上午,第21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评估与预测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即墨召开。在本次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即墨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青岛即墨气候旅游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即墨城市气候文旅IP。即墨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明强,青岛市气象局领导薛晓宾,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和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赵琳出席新闻发布会。
《报告》通过详细的数据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了即墨的气候资源禀赋、气候旅游优势及其发展潜力。《报告》指出,即墨气候温和湿润、避暑优势突出、气候康养条件优越。优越的气候条件,不仅为即墨人民宜居生活奠定基础,更为即墨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即墨的文旅资源集山、海、岛、泉、滩、城于一体,拥有类别丰富的气象景观、地貌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文化休闲旅游、研学游也多姿多彩,是“气象奇观与千年文脉共舞”的旅游胜地。
基于《报告》成果,经国家气候中心推荐,即墨区人民政府研究,即墨城市气候文旅IP确定为“温润即墨·北纬36°泉海之约”。
专家解读即墨的“温润”,是气候与人文的默契相拥。春有海风轻拂,夏享25~28℃的清凉,秋承昼夜温润的韵律,冬拥山海相宜的暖意。从阳光亲吻的古城光影,到空气清新的森林秘境;从山水温泉的疗愈之力,到纯净海风的自由召唤——北纬36°的温润即墨,既有千年商都的从容,亦有泉海共生的澎湃,她正以科学的温度与诗意的风度,邀八方游客共赴一场“可触摸、可呼吸”的泉海之约!
薛晓宾在发布会上表示,气象和旅游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气象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要素。近年来,青岛市气象局深挖青岛生态旅游资源,积极与地方宣传、文旅及景区等部门深度合作,利用气象数据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撑,气候助力文旅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青岛市气象局将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气象+文旅”深度融合,协同开发气象旅游生态资源,发挥气象数据在生态旅游产业中的“乘数效应”。
马明强表示,即墨的气候不只是背景板,而是一种内容力,是天然的“策展人”。即墨将把气候作为线索,让四季各有主打、每月都有热度。借助气候资源串联农、旅、体、商等产业,打造复合型场景,结合滨海、文博、乡村、温泉等优势,推出各色文体活动,推动空间与气候的共振;同时,即墨将通过多维度举措加强与青岛市各区及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探索实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共赢局面。(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孙静秋)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