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有多拼?有人一天学习18小时,有人仨月刷上百套题

晨光熹微中起身,夜色如墨时归寝,关过自习室里最后一盏灯,吹过冬日里最冷的风,把早饭揣兜里,把毯子披身上,把梦想挂心中,他们就是大四应届毕业生的考研人。倒计时不到20天,焦虑紧张的情绪一如张开的弓,被拉得越来越满。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试题做了上百套,他们有多拼?从酷暑到严寒,复习笔记和励志话语贴满了墙,他们又有何心声?近日,记者走近这群考研人,倾听他们的“没有遗憾”和“不负青春”。

图书馆自习室里,考研学生进行最后的冲刺。

早上 6:00

早饭站着吃边吃边背书

“从8月底开学后,每天早上6点从宿舍出门,到食堂买上饭揣兜里,每次到图书馆的时候,都能看见走廊上已经有了更早的研友在背书。 ”青农大广播电视播导专业大四学生琦玉站在图书馆走廊尽头,望着窗外小声背书的时候,眼见着天亮得越来越晚了,“我去的那层自习室是7点半开门,往往坐下来时早饭已经凉了。 ”

琦玉准备跨专业报考北京一所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比起直接就业,她对学习新东西接触更多新知识更感兴趣,考研给了她二次选择专业学习的机会,但是也同样增加了难度。“从5月份开始,我在家了解了专业院校的招生情况和考试范围,就开始看专业课的书,在慕课平台开始从头学专业知识。”听课、梳理框架、记笔记……翻开她用来自学的那8本专业课书,已经记满了笔记。琦玉告诉记者,她周围有很多考研的同学,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有的甚至跨考看起来更不好就业的专业,“大家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所以一旦确立目标就会全力以赴。 ”

目标是浙江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青农大大四学生高阳,今年5月申请回校后至今,一趟也没有回家。随着备战计划表中的日子越来越少,她去自习的时间越来越早,回来得越来越晚。高阳坦言,即使提前了解了很多流程,也经常要面对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自己时不时的负面情绪,比如一次复习不完就耽误了后面的进程……

上午 8:30

模考题练习册已做了上百套

“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这段时间手机关机。”青科大复合材料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林海,从一个多月前,就进入到了每天掐着时间上午数学、下午英语、晚上专业课的模拟考试时间,他的目标是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研究生。林海的“战线”拉得更长,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看3门公共课数学、英语、政治的教材。“初衷就是想通过考研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希望在更好的平台有所收获和历练。”去年寒假后,因为疫情回不了学校,他在家看课本和做练习册,丝毫不敢放松,“练习册做了三四本,卷子也做了几十套。因为有目标,所以要坚持。 ”9月份开学后,林海也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喜欢篮球的他已经整整半年没有碰一下篮球了。

青科大应用化学专业2017级学生东翼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学院专业课程安排的特殊性,他这学期还有3种实验课,现在陆续进入专业课的期末复习阶段,“我在考研前一个周有3门课的考试,考研结束后5天内有4门课期末考试。 ”东翼无奈地嘲笑自己 “前有狼后有虎”。东翼踏上的是一条更为艰难的跨专业考研之路,即将参加的是管理类联考,综合知识点又碎又多。“白天上专业课的时间不能复习,只能利用剩余不多的课下时间做题。”东翼告诉记者,3个多月里他综合类的模拟题做了30套,书上的习题前后做了不下2遍,英语模拟题2刷、近十年真题2刷……100多套的卷子让生活“多滋多味”。

中午 12:00

不回宿舍休息靠吹冷风提神

永远做不完的题,时好时坏的学习状态,心态在一会有信心一会紧张焦虑的天平上左右摇摆……考研生们顶着压力,为了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他们早就已选择中午不再回宿舍休息,于是午休时,你会看到趴在桌上的身影,到操场上跑两圈吹吹冷风的身影,给家人朋友打电话汲取力量的身影……

琦玉每次学累了的时候会给妈妈打个电话,“妈妈从来不问我复习得怎么样,都是问我吃饭了没、身体怎么样? ”琦玉说,每次听到这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大多数的大四考研生们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青岛大学法学专业的大四考研生赵霖表示,最感谢父母的经济支持。“培训机构有上万元的全程考研班,就是从暑假开始带着你一步步复习一直到考试那一天。”赵霖觉得价格太高没舍得报,但即便如此,他从备考开始到现在花在购买 “批改小班”上的钱也有3000多元。“像新闻传播、政治、法律、公共管理等这些不考数学的专业,自己独成体系,并不是只做历年试题就行了,关键还要紧跟当年的热点事件和政经要闻。”因此赵霖常常隔段时间购买一次批改小班,10次班、20次班……每次看公布题目后自己做,然后提交、等待批改,背批改,平均下来,批改一次也要二三十元。

林海笑称,“高考的时候都没这么努力过,这次想为未来真正争取一下。 ”说完,他带着毯子来到楼道里看书,“出来吹吹冷风,中午就不困了。 ”

晚上 10:00

图书馆关门后到走廊上夜战

青岛的冬夜寒风料峭,10点图书馆关门,高阳和无数并肩作战的研友们慢慢走回宿舍,在这近20分钟时间里,她的脑海中会像过电影一般把今天复习的内容大致梳理一下。

“说实话,越到后面越没底,觉得把握越小。 ”几乎所有的大四考研生们都跟记者说过同样的话。高阳解释,“刚开始的时候一门心思往前冲,那时候感觉信心百倍,但是跑着跑着就发现跟之前想象或者计划的不一样。现在只剩下不到20天的时间了,有些慌张,会自我怀疑,这样特别容易让自己心理松懈。 ”她告诉记者,一路备考,情绪和心态真的特别重要。

“想过万一这次考不上会怎么办吗?”当记者问这些刚刚20岁出头大四生们时,他们几乎都提到了很大可能还会 “二战”,“不管这次是否成功,对下一次考试都是很好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 ”“不管这次是否成功,对自己的自主性、自律、时间规划都是很好的磨练。”他们总在大脑疯狂运转的同时,不停劝自己要把心态放平。

晚上10点半,琦玉也回到了宿舍,以前她会拿出半小时总结后上床睡觉,但这个月开始,为了不影响其他舍友熄灯,她选择在亮灯的宿舍楼道里的一张简易桌子边,继续裹紧羽绒服复习,同她一起的还有四五个研友。 “时间主要看我今天的任务有没有完成,最晚不会超过12点半。 ”琦玉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就想着再拼一拼。(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文  杨博文/图)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