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8日讯 5月18日,青岛部分高中开展了中考自招面试考试,记者采访发现,各高中学校自主命题的面试题目涉及时事热点、科技创新、个人成长、校园文化等方面,题目灵活多样,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科学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
中午12点10分,青岛二中结束了第一场自招面试的考生走出考场。今年,青岛二中的自招面试题型与往年相同,包括人文类试题和创新类试题。题型较为开放,紧贴社会热点。有学生抽到的人文题是“谈谈对‘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这句话的理解”,创新题是“如何建设新型社团”。有学生表示,抽到的人文题是“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要求谈谈这两句话之间的联系及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创新题是“建设智慧的交通系统,提出你的方案和见解。”
“人文题我主要从思想解放推动科学的进步;思想理论指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一步,这两个方面来作答。其中,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指导,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走向富强,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化,所以才能带领中国一步步成为世界强国。”崂山区实验学校考生张竣程告诉记者。“我设计的智慧交通模式是上层由低空经济组成;第二层是地面上的立体交通,利用AI进行统筹规划;最后是地铁以及埋在地下的服务器,共同搭建一个智慧化的有机系统。我觉得面试题整体很活,非常符合二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在创新能力之余,也要求学生能够情系家国、情系世界、情系人类命运。”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考生仲益表示。
青岛九中自招面试题总共为两道大题。第一题聚焦青岛九中重新启用上海路7号礼贤校区,题目为:作为新时代的追光者、未来的礼贤人,你认为“重启礼贤校区”都有哪些方面的重大意义?我们想听听你的看法。第二题为材料题,请考生结合青岛“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定位,立足当代中学生视角,围绕如何平衡海洋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怎样让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共生共荣”两个问题简要设计一份青岛近10年的发展方案。
今年,青岛五十八中自招面试延续了以往考试的特点,题型包括英语口语试题、人文类试题和科学类试题。英语口语试题要求考生讲述一则青岛五十八中教育有温度的故事,并说明学校达到当前教育高度的原因,整体上主要考查考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对学校的认可等。人文类试题以二十四节气和重要节日为切入点,要求考生阐述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和火起来。科学类试题要求考生设计一座钱学森纪念馆,并阐述如何在生活中发扬科学家精神。
“人文题我主要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网络和AI技术在‘云端’传承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博物馆等场馆,让国风国潮蔚为风潮等3个方面作答。科学题主要从爱国、创新、团结协作等方面作答。面试题考查得很全面,考查了人文底蕴,考查我们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创新能力,也非常贴合五十八中‘追求卓越 报效祖国’的校训。”青岛六十一中考生赵麒珺介绍。(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