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1日讯 2025年5月17日到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些情况,辛苦节食加运动,瘦了10斤,结果一恢复正常饮食,体重迅速反弹,明明吃得不多,但体重就是卡在某个数字下不去。减肥越减越难,身体似乎“记住”了原来的体重。“这可能是身体的‘体重设定点’在作祟。”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营养科专家支招,如何突破“体重设定点”,健康“享瘦”。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恒温器,会通过激素、代谢和神经系统自动调节体重,使其稳定在某个范围,这就是“体重设定点”。当人试图减肥时,身体会认为“遭遇饥荒”,于是降低代谢减少热量消耗,分泌更多饥饿素增加饥饿感,减少瘦素分泌让您更难有饱腹感,优先储存脂肪以备“饥荒”,结果就是减重越来越难,稍微放松就反弹。
如何科学调整“体重设定点”呢?营养科专家提醒,千万不要极端节食,避免触发“饥荒模式”。
有些人每天只吃800大卡的食物,结果身体会疯狂降低代谢。专家介绍,减重期间可优先选择低能量平衡膳食,建议男性每日不低于1500大卡,女性不低于1200大卡,适度热量缺口,每日减少摄入300到500千卡,循序渐进减少热量。为身体更灵活切换燃糖/燃脂模式,可尝试碳水循环,这就像给代谢“打游击战”,让身体猜不透你的饮食计划,持续高效燃脂。运动日“高碳”,碳水化合物日摄入量推荐150到200g,可优先选择红薯、燕麦、糙米等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休息日“低碳”,碳水化合物日摄入量推荐50到100g,增加高蛋白高纤维维食物摄入增加饱腹感;也可选择间歇性断食如16+8轻断食。
市民还可以调整饮食结构,稳定血糖和激素。有些人选择高糖高碳饮食,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大,人更容易饿,还会囤积脂肪。专家推荐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全谷物,选择优质脂肪如坚果、深海鱼、橄榄油,控制精制糖和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甜点、含糖饮料。
市民应该提高肌肉量,增强基础代谢,不应采用单纯的有氧运动减重。肌肉比脂肪消耗更多热量,建议每周做2到3次力量训练,如俯卧撑、哑铃等,保证蛋白质摄,推荐每公斤体重1.2到2.0g蛋白质、当身体适应后消耗减少,应换一种运动方式,如从跑步改跳绳。日常小动作如深蹲、开合跳和波比跳也能累积燃脂,提高基础代谢。
市民应保证充足睡眠,降低压力激素。有些人熬夜、压力大,会导致皮质醇升高,促进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专家建议,市民每天保证7到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减压。
坚持3到6个月,就可以让身体适应新体重。相关研究发现,体重维持6个月以上,身体会逐渐调整设定点,所以关键不是追求快速减肥,而是培养可持续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坚持3到6个月以上。(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