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级社会工作师钟翠翠:践行“助人自助”的12年

5月24日至5月25日,2025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正式开考。随着近年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持续火热,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高级社会工作师作为社会工作职业评价资格中的最高层级,无疑是业内翘楚。据统计,青岛市目前有11名高级社会工作师,钟翠翠便是其中之一。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她始终坚守在社会工作服务一线。从关爱“一老一小”到帮扶新就业群体,从创新社区治理到赋能社区工作者成长……12年来,钟翠翠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如今,作为高级社会工作师,她在做深做精社会工作服务的同时,也在致力于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钟翠翠(右)组织开展“非遗悦龄”老年人支持性小组活动

从被误解到被需要

“我刚毕业回青岛工作时,经常被服务对象当成推销人员,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者。那时也挺无奈的,自己的工作明明是要帮助别人,但对方并不‘领情’。”提起刚入行时的经历,钟翠翠依然记忆犹新。这位85后青岛姑娘与社会工作者职业的缘分始于大学时代,其本科、硕士均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时第一次接触‘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我就被深深打动了。”钟翠翠说,正是这份专业信念,支撑她度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

钟翠翠回忆道,十余年前,公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知尚未形成,更有不少人将其等同于志愿者。“我需要反复解释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区别,社会工作者是受薪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持证上岗且具备专业技能,而志愿者是无偿服务的爱心人士,对专业技能没有要求。”她说。

钟翠翠入户探访独居老人

自从事社会工作以来,钟翠翠始终关注独居、空巢、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群体。其中,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家住市南区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对象,这位阿姨在年近六旬时失去了独生女,多年来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面对这位封闭自我的老人,钟翠翠与团队制定了循序渐进的服务计划。

“很多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人不愿让别人知道家里的情况,更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钟翠翠说,通过多次入户探访与老人建立信任后,她又组建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互助支持小组,以插花、手工、烹饪等小组活动为切入点,为老人创造安全、温暖的交流空间。“这位阿姨就这样慢慢打开了自己,逐渐接受了现状,并且不再只局限于参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相关活动。”让钟翠翠触动最深的是,这名老人还主动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以亲身经历鼓励更多老人走出阴霾。

钟翠翠为困境儿童开展个案辅导

在“裂缝”中点燃微光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切入点。在服务老年人群体的同时,钟翠翠也格外关注困境儿童的成长。2023年,她接触到一名12岁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因情况特殊,所属街道为这名男孩找到了一个寄养家庭。“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时,他非常局促,眼里没有光。”对此,钟翠翠一方面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他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另一方面,对接大学生志愿者,为他进行一对一课业辅导。同时,定期邀请他参加社区儿童活动,并带他去青岛大学游学。经过半年多的持续帮扶,男孩的班主任发来反馈:“孩子的眼神变得明亮了,课堂上也开始主动发言。”在钟翠翠看来,这也是“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钟翠翠组织开展防欺凌主题儿童手偶剧展演

近年来,钟翠翠将青少年儿童防欺凌工作作为重点服务方向,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提高防欺凌意识。她与团队推出原创手偶剧、情景剧,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欺凌。“我们会带着小演员们去幼儿园、社区展演,让他们从最初的受教育者转变为参与者、教育者,用自己的语言向同伴传递防欺凌知识。”钟翠翠介绍,其团队还进一步拓展教育载体,通过拍摄微电影、举办主题音乐会、设计飞行棋、制作漫画手册等,让防欺凌教育融入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钟翠翠为社区工作者赋能培训

不断释放的社工效能

扎根一线的实务锤炼,让钟翠翠得以快速成长。2022年,她通过全国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成为一名高级社会工作师。“这不仅是一个专业职称,更代表着多重能力的融合,既要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务技能,又要具备‘传帮带’的督导智慧,从实践中萃取经验,不断创新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钟翠翠如此诠释高级社会工作师的角色定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不言而喻。在这张纵横交错的社会治理网络中,社会工作者犹如“社会工程师”,以其专业素养和实践智慧,成为穿针引线、疏通堵点的关键力量。

钟翠翠组织开展“社区治理种子营”活动

市南区金门路街道天山社区旌德支路1号院为原卷烟厂宿舍,原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楼院。为实现老院子由乱到治、由治到兴,老旧楼院改造后,在天山社区党委推动下,旌德支路1号院成立了小区自管会,钟翠翠团队也参与其中。“自治管理首先要让楼院的居民建立联系,除线上社群之外,还要通过邻里互动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她告诉记者,经过多轮入户调研和议事协商,居民逐渐认可了自治管理方式。“小区里的事琐碎繁多又不好管,一开始招募自管会成员并没有人报名。”于是,钟翠翠团队便从党员突破,走好党建引领第一步。

小区自管会成立后,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只有做出成绩,才能让小区居民打心眼里认可。”钟翠翠团队与居民共同拟定各项管理制度,并精心策划便民服务集市、非遗文化体验等服务活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老院子由此迸发新活力。从最初不缴纳管理费、停车费到如今费用收缴率超过95%,背后是小区居民对自治管理的认可与支持。

钟翠翠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成长工作坊”

以“助”破题绽放价值

“以小区自治管理为例,我们运用的就是社会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钟翠翠介绍,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其每个行动背后都有科学理论和相关技巧的支持。当下“社工考证热”的背后,凸显的正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

目前,钟翠翠所带领的市南区文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青岛30余个社区提供基层治理、弱势群体关爱、慈善公益等服务,其团队成员以90后、00后为主力军。“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事社会工作,行业发展也越来越专业化、多元化。”钟翠翠说,除常见的社区社工、儿童社工之外,还有医务社工、司法社工、灾害社工等更多细分方向。

钟翠翠组织开展志愿者主题活动

在培育专业社工团队的同时,钟翠翠还聚焦社区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社区工作者成长工作坊”,从减压、增能、职业认同三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其专业能力。两年来,钟翠翠团队已服务1000余名社区工作者。

“每当看到服务对象身上有了积极改变,就让我更加坚信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钟翠翠动情地说,她组建文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初衷之一,正是要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和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搭建一个实现价值的专业化发展平台。(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责任编辑 于波)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