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企百景”,青岛AI赋能百业,青岛加速迈向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

“百企百景”,青岛AI赋能百业

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一年来,青岛加速迈向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

■参加发布会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正在探讨在应用场景上的合作。 孙 欣 摄

一年前的11月30日,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15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集聚岛城,共同发起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就此拉开青岛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大幕。以开放场景为旗帜,青岛邀请所有人工智能企业前来创意创新创业,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

如今刚好一年过去,成果备受关注。有哪些新企业落户、AI创新应用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如何打算……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12月1日上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主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北区政府、西海岸新区管委承办的工信部AI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对接活动暨2020山东(青岛)人工智能“百企百景”发布会举行。会上亮相的一系列项目、平台,充分展现了一年来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

AI应用创新策源地

人工智能的价值不仅在技术本身,更在于在各行各业中的创新应用。以应用带产业,也是青岛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思路。

一年来,AI应用创新正在青岛各行各业快速发生。会上签约的重点项目足以管中窥豹。

十余个项目覆盖医疗、教育、交通、制造、停车、安防等各个方面。AI+智慧医疗领域,海信医疗与青岛市立医院开展合作,探索应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超声设备,进行智能辅助诊断; AI+智慧交通领域,山东高速与中车四方所将围绕铁路货车的智能安全监测进行应用合作; AI+智能制造领域,中集冷藏箱旗下企业将与创新奇智共同探索利用AI解决新材料瑕疵检测难题;在AI+智慧停车领域,松立控股与旌旗泊车共同开发智慧停车项目;AI+安防领域,青岛易慧家与旷视科技合作开发社区的智慧安防解决方案……

在场景开放吸引下,越来越多人工智能企业将青岛作为开拓新领域、试炼新技术的首选地。在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首发首用上,青岛不断取得突破。尤其在制造业领域,青岛正成为AI应用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国内首个橡胶工业设备声纹库就是科大讯飞深挖场景,与青岛本地企业联合创新的成果。

“在赛轮集团的车间,我们的工程师发现老师傅通过声音判断设备运行状况。那是不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让机器自己‘说话’?围绕这个想法,我们与赛轮集团展开了深入合作。”山东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陈霆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复制到其他轮胎企业。

目前,很多人工智能企业都已深入到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家电制造等青岛制造业场景中。“制造业个性化强、难度大,但却是未来人工智能赋能的最重要方向之一。青岛制造业场景丰富,在这里我们有机会接触更多行业,挖掘出更多潜在应用场景。”创新奇智青岛公司总经理苏衍杰表示。相信还有更多创新应用正在孵化酝酿中。

产业生态初成

越来越多人工智能企业前来“竞技”,青岛打出的“以应用带产业”这张牌也成效初显,全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在人工智能头部、新锐企业招引上屡屡取得新成果。“深圳极视角科技在我市建设北方业务总部,依托国内首家计算机视觉算法平台,积极推动智慧森林防火项目。竹云科技北方区总部落户,在智慧政务、‘数字青岛’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创新奇智总部落户,还有多家准独角兽企业正在密切洽谈中,有的年底前就可完成注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骨干企业阵营不断扩大,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日益完善。

青岛职业学院是山东首批3家设置人工智能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会上被授予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培训中心。据学校信息学院副院长徐占鹏介绍,随着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人才缺口日益增大,学校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专业为企业输送更多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也设置在职课程,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今年,我们进一步与商汤科技合作,将打造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结合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自动驾驶、智慧楼宇等细分领域,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 徐占鹏说。

未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三平台一中心”将是产业生态的重要支撑。据悉,科大讯飞未来港等赋能中心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人工智能国际客厅作为展示中心,承担着举办展示交易和会议论坛等功能;海尔牵头的公共服务平台,将更好推动支持行业与传统行业企业对接。

让创新深入产业“毛细血管”

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青岛依然要在场景开放上做文章。

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相关负责人石霖介绍,市场仍然是当下最吸引人工智能企业的首要因素。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企业开拓市场比过去更难,好的应用市场和应用场景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

如何挖掘更多好的场景?中小企业和更多细分行业或许是答案所在。

事实上,目前人工智能企业与本地场景的对接合作仍然以大企业居多,创新应用也更多发生在家电、橡胶轮胎等传统优势领域。但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场景一定会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个性化,创新将会逐渐从大企业深入到产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

这也是青岛举办此次对接发布会的重要初衷。在前期筛选的基础上,48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技术需求方和48家解决方案供给方在活动现场进行了对接。与2019年的对接洽谈活动相比,此次对接除将企业覆盖范围扩展至山东省,还重点面向中小企业,为未来中小企业以及细分行业AI创新应用打下基础。

参加对接会的威奥轨道前来找寻AI智能检测以及AGV小车解决方案。公司信息化负责人王盟告诉记者,从对接情况来看,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对流程制造业相对较熟悉,但对离散型制造则经验有限。“作为轨道交通配套企业,我们产品品种较多,场景较为复杂,人工智能在行业内的应用还十分不成熟,未来还要我们跟人工智能企业一起探索。”王盟说的。

这也将是青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未来,我们还将探索更多样的形式,为供需双方搭建桥梁,更好挖掘场景需求,激发更大市场活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副市长耿涛出席相关活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 欣)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