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艾草传情,又是一年端午至。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邻里互动交流的平台,5月29日,小寨子社区组织开展“浓情迎端午 ‘艾’锤享安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及城阳区实验小学的青少年们参与,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在浓浓艾香中增进邻里情谊。

民间传说“端午至,五毒出”,每到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壁挂上艾草,以驱邪祈福、驱除蚊虫,保佑家人吉祥平安。为了让这一传统习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小寨子社区独具匠心,融入生活美学理念,精心打造出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艾灸锤”。活动伊始,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向现场居民致以节日的祝福,并介绍了活动流程。青年志愿者通过现场演示、视频教学等方式,详细讲解艾草锤的制作方法,包括缠裹、塑形、固定等步骤,指导居民和青少年们将艾草叶与彩色棉布缠绕于木棍顶端,再用棉线缠绕捆绑扎紧,一起把对健康的期许、对端午的祝福,都融入这小小的艾草锤里。居民和孩子们之间互帮互助,“你缺工具我来递,他需帮手齐上前”,居民张大姨笑着对志愿者说:“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以前只知道艾草能熏蚊子,没想到还能做成这么实用又好看的养生锤,今天真是收获满满!”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居民们举着亲手制作的艾草锤合影留念,艾草的清香与邻里的笑语交织,绘就了一幅生动的端午民俗画卷。




“咚咚”的敲击,不只是捶肩的律动,更是节日文化与居民情感的默契碰撞。“敲走疲惫”“敲来好运”,阵阵欢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整场活动氛围轻松而治愈。此次端午活动,以 “艾草锤制作”为特色亮点,以非遗为载体,将传统民俗与健康养生相结合,既延续了端午节驱邪避疫的文化内核,又通过现代创意赋予非遗技艺实用价值,让社区居民和辖区青少年在手工制作中传承文化记忆,提升了大家的养生保健意识,更让传统文化的纽带串联起邻里的温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下一步,小寨子社区将持续开展以传统节日为特色的主题活动,打造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相融合的创新载体,推动文化传承与社区共建同频共振,深化非遗特色社区的建设,传承文化基因,让传统文化在社区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焕发新的活力,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感受到温暖和文化的力量,共同绘就“睦邻友好、幸福和谐”的社区新图景。(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姜皓文 通讯员 张雪亮)
责任编辑: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