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浓浓,端午将近。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情感,5月30日,金门路街道大尧社区联合党建共建单位市南区图书馆、青岛市社区联盟平台开展“阅读里的非遗”端午节香囊制作活动,20余位居民齐聚社区在一针一线中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书简之间 文化传承千年
翻开历史的扉页,在一篇篇图文与历史故事中,居民们了解到香包从商周时期作为辟邪饰物,到汉唐时期演变为服饰配饰、再到明清时期成为民俗象征的发展历程。随后,讲师结合地域文化差异,详细介绍了端午佩香囊驱蚊虫、春节赠香囊寄祝福等传统习俗,以及不同民族赋予香囊的独特寓意。


袅袅艾香 缝制邻里情深
进入到香囊制作环节,在讲师的指导下,大家将绣着好看纹饰的布料折成三角状,把准备好的艾草叶放置其中,缝合好之后再挂上小铃铛和中国结的配饰,一个小巧精致的香囊便制作好了。居民们纷纷拿起自己制作的香囊合影留念,霎那间,社区活动室内笑语晏晏,热闹极了。参加活动的张阿姨说:“自己做比买的更有意义,这种好的活动,我们以后要多多参加!”

此次活动,大尧社区充分挖掘党建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坚持资源共享、同向发力,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非遗手作为纽带,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袅袅艾香中,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与社区人文关怀相互交织,为这个端午佳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馨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通讯员 葛依凡)
责任编辑: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