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7日讯 6月13日,“蓝谷科创荟・政服益企”活动在蓝谷人才之家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青岛市科技活动周为契机,旨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活动由青岛蓝谷管理局科技创新和投资促进部、青岛市即墨区科学技术局联合指导,青岛国实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青岛他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蓝谷及即墨区40余家科技型企业代表参加。


政策解读:从文件到实践

活动现场,即墨区政协委员,即墨区人社局社保中心稽查科科长朱传海对青岛市人才政策进行系统性解读,从补贴申领、项目扶持到安居保障,逐一拆解政策细则。同时通过生动易懂的案例解析,点明如何借助政策东风,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为在场企业解锁了把握人才政策机遇、释放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密码。
技术破壁:构建与突破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北京真致博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高级专利代理师张自齐围绕专利技术壁垒展开专业剖析。他以全球专利竞争格局为切入点,结合当下热点行业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专利布局、侵权风险防范、技术突围策略等核心内容,系统梳理专利技术壁垒的构建逻辑与突破路径。基于对专利申请流程、权利保护范围界定等实操要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技术壁垒困境等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兼具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明晰专利战略布局的重要性,掌握应对技术壁垒的有效策略,为企业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线提供了有力指引。
工具赋能:AI加速成果转化

大工(青岛)研究院副院长庞大宇在现场介绍了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一款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AI工具,探索科技成果与AI工具创新融合的新路径,挖掘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无限潜力。该款工具可用于帮助企业深入分析技术需求、还原需求场景、推荐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在需求场景下的推演等,可低成本地获取基于海量数据打造的AI专家的指导,同时AI工具背后还有研究院专业技术经纪人加持个性化服务,为企业未来的技术创新升级提供新思路。
本次活动通过青岛市人才政策的精准解读、专利技术壁垒的专业剖析、科技成果与AI工具创新融合的前沿分享等环节,以多维视角为人才和企业搭建起赋能平台。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分享和交流的内容对企业未来的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导,启发了新的工作思路。
据悉,“科创荟”品牌活动自2020年发起以来已累计举办上百场,一直以来致力于成为政府政策的“翻译官”、各类创新要素的“连接器”、区域技术创新的“助推器”,通过组织各类专题培训、项目路演、投融对接等活动,黏合人才、资本、技术、交易、服务、信息等创新创业要素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