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6月12日讯 近日,青岛西海岸旅游投资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达成协议,成功获批1000万元“生态贷”授信,该笔贷款以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产品价值作为抵押标的,标志着灵山岛保护区在生态价值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全国首个获权威认证的“负碳海岛”,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此前已完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构建及青岛市首例海产品碳足迹核算。西海岸新区近年来持续推进生态金融创新,包括唐岛湾湿地碳汇贷、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建设等举措。据了解,灵山岛保护区还将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开展绿色金融贷款业务。目前,岛内的初心民宿已成功获批80万元绿色信贷,多家知名民宿品牌正在与银行洽谈合作。
得益于新区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在2022年,灵山岛保护区就率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可度量”,当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5.9亿元。而2023年核算报告显示,这一数字再创新高——6.2亿元,GEP价值量达1881.8万元/平方千米,同比增长3.9%。
此次灵山岛“生态贷”进一步丰富了“蓝碳”金融实践,为全国海岛生态经济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样本。“此举探索了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转变路径,对我省乃至全国的海岛、山区等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探索了很好的路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所长许崇庆表示。
近年来,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塑造特色,打造环境优美、独具魅力的美丽海岛。灵山岛保护区在全省率先成立海岛环境资源巡回法庭,首创推行“法院蓝+生态绿”环境司法工作模式,为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司法保障。同时,全域实施碳普惠激励机制,开发碳普惠行为清单、微信小程序,创新设计“乘船上岛”“带垃圾离岛”“光盘行动”等24种碳积分应用场景,对居民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核算,居民可凭积分到“低碳商店”兑换商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黄光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