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 | 贺兰砚:贺兰遗韵 一方砚台里的塞上文明

前言: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项目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落实“山东手造”品牌战略,发挥青岛区位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开展“山东手造・青岛有礼”沿黄九省(区)传统文化主题调研活动。

本期走进第一站:宁夏银川

贺兰砚,取材于宁夏“五宝”之首贺兰石,贺兰石产自贺兰山,故砚以山石为名,称贺兰砚。 是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产于宁夏省银川市西夏区小口子地区 ,原材料为贺兰石。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石料。用其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

构成贺兰石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而相互聚结又特别紧密。就在这般细腻基底上,均匀散布着许多比较坚硬的石英粉和铁矿物微粒,它们恰似在贺兰石中嵌入了“硬质合金”。贺兰砚发墨迅速,不郁结,又耐用,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与天下第一的端石齐名。这一优点深受书法家、画家的喜爱。2011年6月,贺兰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与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易水砚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保护名录的六种名砚之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