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25年6月26日举行的青岛市“三夏”生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6月25日,青岛全市夏收夏种全部结束,小麦应收尽收实现颗粒归仓,380余万亩秋作物提前完成播种,夏管有序推进,打好了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2025年6月6日开始,青岛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开镰收割;6月10日后进入集中收获期,高峰阶段日收获面积超过50万亩。2025年青岛首次组织全市绿色增粮竞赛,青岛市120个符合条件的种粮主体中7个地块亩产超800公斤。其中,最高实打亩产达886.9公斤,刷新青岛小麦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夏粮丰收、单产破纪录,得益于青岛市推行的大面积提高单产各项措施。2025年,青岛创新打造绿色增粮“十百千”示范体系,择优选择100个千亩规模示范方、1000个百亩规模示范点,纳入体系、重点培育,同时配套建立标准化技术体系、“市、区(市)、镇(街)”三级包联服务机制及“产学研推用”多元融合推广机制,整体推进青岛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三夏”期间,青岛市投入农业机械18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7000余台,玉米播种机1.8万余台。夏播作业中,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成为亮眼“主角”,共投入单粒精密播种机械4200余台、新增660台,加装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拖拉机3100台、新增300台。抓住近期降雨充沛有利条件,各区市组织农业机械大规模上阵作业,抢墒借墒播种,较常年提前5天完成播种任务,高峰期日均播种达到45万亩。
夏管是秋粮丰收的关键环节。最近一段时间,青岛市农业农村部门同步组织开展夏季田间管理,安排20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广“三改三提”、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已推广水肥一体化实施面积90余万亩。下一步,青岛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因地、因墒、因苗,上足上齐各项田管技术措施,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观海新闻全媒体记者 王凯)
责任编辑: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