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麻编:指尖传承的匠心之选

作品:《炕头》

麻编手机包

麻编杯垫


前言: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项目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落实“山东手造”品牌战略,发挥青岛区位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开展“山东手造・青岛有礼”沿黄九省(区)传统文化主题调研活动。

本期走进第一站:宁夏银川

宁夏麻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麻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隆德县沙塘镇新石器遗址中就发掘出了陶制纺轮、骨锥等编织麻线的工具。西夏时期也有当地种植麻和制作衣物的记载。

宁夏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使得麻编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原材料主要使用宁夏当地生长的优质麻纤维,如汉麻等,这些麻纤维经过采摘、剥麻、晾晒、漂洗、绩麻、纺线等多道工序处理后,方可用于编织。麻编的编织技法多样,包括平纹立体编织、钩针编织、随意编织等,还有编、结、搓拧、缠、钩、缝等几十道工序。这些技法使得麻编作品形式多样,富有层次感。

麻编作品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实用品包括麻鞋、帽子、包、地垫、麻布袋、腰带等,观赏品则有塔联、玩偶、壁挂等。近年来,还结合宁夏地域文化特色,设计研发出了手包、收纳筐、钥匙扣、手作玩偶等生活用品和文创产品。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审美印记,其造型和图案设计往往融合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宁夏麻编以其独特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的价值,成为了宁夏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民间工艺,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