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传统优势,增强发展后劲!青岛努力画出渔业经济“微笑曲线”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9日讯 再过几天,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全封闭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工建设,助力青岛渔业向深远海拓展;年底前,位于即墨区田横镇的青岛市水产种苗研发中试基地也将开工建设,推进青岛现代种苗产业发展。

近年来,养殖空间的逐步压缩、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青岛渔业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面对困境,青岛积极拓展养殖区域,由传统的大规模陆基养殖向陆基集约化与深远海养殖统筹发展转变。与此同时,着力提高渔业产业附加值,大力推进渔业种业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渔业产业两端不断“微笑”上扬。

科研有优势,国家认定海洋水产新品种80%来自青岛

海洋是青岛的特色和优势所在,青岛渔业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是水产良品研发。

以雄厚的海洋科研实力为支撑,青岛成为 “藻、虾、贝、鱼、参” 五次养殖浪潮主导品种的研发地,引领了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青岛成功培育推广水产良种30多个,引进和选育了水产新品种20多个,在国家认定的海洋类水产新品种中,约80%源自青岛。

白玉参。

育种业是一种“总部经济”,在渔业中具有极高的附加值。例如,目前国内食用的南美白对虾,99%的种虾来自泰国、美国和南美。南美白对虾的种业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他们的总部可以放在任何一座城市,但其苗种的销售可以辐射全国甚至全球。

青岛发展育种业,可谓得天独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在水产新品种的选育上,既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去年,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海大3号”三倍体牡蛎,壳黑肉厚,价格高出普通二倍体牡蛎苗种的130%;

今年,中科院海洋所培育出的长牡蛎“海蛎1号”,糖原含量高、口感丰富,打破了国内牡蛎产业高端产品匮乏的现状,有望开发成营养品质特色产品,进军牡蛎高端市场;黄海所培育出的中国对虾“黄海4号”,耐高pH、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无疑满足了渔业产业面对水域环境恶化、恶劣天气频发等情境时的发展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黄海所与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刺参“参优1号”,抗病力强、耐高温,其良种苗种供应量占全国苗种需求的30%以上,目前供不应求。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海洋渔业处副处长王亚楠介绍,目前,青岛正在积极进行、加快推进育种业的发展。汇集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研发实力,推进“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从基因到群体“成体系”收集保存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我国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

协助青岛瑞滋集聚青岛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筹建青岛瑞滋海洋工程研究院,实现海洋渔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研发、中试、示范应用与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

推进即墨区田横镇青岛市水产种苗研发中试基地建设,汇集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所、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水产良种研发中试工作,促进科研成果在青岛落地转化;

把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发展机遇,指导2家企业在自贸区注册,计划从事章鱼、南美白对虾、鲑鳟鱼等优质苗种引进中转工作,逐步打造现代化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一处海洋牧场年产值6500万元,青岛大力构建近海养殖新模式

除了育种业之外,在海洋牧场建设和“南鱼北养+灯光诱饵”网箱养殖的近海养殖模式等方面,青岛同样具有优势。

海洋牧场,是在一定海域内,基于生态学原理营造多营养层级的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开展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水增养殖生产的渔场。换句话说,建设海洋牧场不仅仅是在养殖空间被压缩后被迫从浅海到近海进行的养殖转移,更是为了突出海洋渔业绿色属性,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起科学、生态、高效的渔业发展新模式。

青岛的海洋牧场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场21处,总面积11360公顷,共投放礁体超过300万空方。其中13处海洋牧场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居全国第三,占全国总量的1/9。今年,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已申报第六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而且,青岛的海洋牧场正在不断升级。按照“一湾六岛”空间布局,青岛着重构建“七大海洋牧场集群”,重点开展人工鱼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海底森林、海上平台和岸基配套等海洋牧场建设,逐步打造苗种培育+海洋牧场+休闲垂钓+潜水观光+海洋环保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计划2022年前建成5处以上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鲁海丰海洋牧场。

青岛鲁海丰集团的升级版海洋牧场打造颇具代表性。作为青岛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善的海洋牧场企业,截至目前,已打造成集休闲垂钓、海洋科普、生态体验、海上观光、海鲜餐饮、渔村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海洋牧场,基本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生产各类海产品860余吨,产值达4500万元;年接待海钓游客6000余人、观光餐饮游客2万余人次,牧场休闲渔业年产值近2000万元。

金海富源海洋牧场的休闲潜水项目。

另外一家渔业企业青岛金海富源海洋实业有限公司,从把主要精力放在苗种上,到探索海洋牧场建设,再到完善海洋牧场功能,投资1200万元建设崂山试金湾养殖生态园,经十余年发展,现代渔业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青岛金海富源与黄海所联合培育的“白玉参”苗种,产品直供钓鱼台国宾馆,价格高达3.2万元/斤。其鲍鱼苗种,现拥有青岛地区60%以上市场份额——而且创办了航铭海钓、蓝誉潜水俱乐部等海洋牧场休闲旅游项目。

南鱼北养。

灯光诱饵养殖技术。

从去年开始,青岛发展近海养殖新模式——“南鱼北养+灯光诱饵”网箱养殖。今年,市海洋发展局组织9家企业扩大养殖规模,于休渔期前期从南方引入大黄鱼、鲈鱼等大规格鱼种54万尾,在100个深水抗风浪网箱中养殖。通过加装灯光诱饵设备,吸引周边水体浮游动物和鱼虾聚集到网箱内外,供鱼类竞争食用,使鱼类在接近野生环境下生长。

经过3个多月的养殖,今年共产出鱼类70吨,与普通同种鱼类相比价格高2-5倍,肉质更富弹性,口感更佳鲜美,实现产值5000万元,不仅满足了休渔期市场对高端鲜活鱼类的需求,还充实了养殖户的钱袋子、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拥有462个深水抗风浪网箱,为走向深远海拓展远洋渔业提供青岛经验

近海之外,青岛在深远海渔业的发展前景巨大。

青岛拥有全省数量最多的深水抗风浪网箱,总数达462个,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水体的体积占据全省的40%以上。

“深蓝1号”。

建设了我国首个集远海养殖、能源供应、智能管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智能网箱“深蓝1号”的同时,市海洋发展局积极协调国家部委、省厅等相关单位,推动“国信1号”养殖工船和“深蓝2号”网箱获批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项目,并分别获得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和3200万元,进一步扩大优势。

下周,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全封闭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工建设,无疑会继续拓展青岛深远海养殖发展空间,带动青岛深远海养殖模式发展,助力青岛渔业走的更远。

同样具有探索性和引领性的是,经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批复,青岛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将重点以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为载体,逐步打造陆基苗种繁育基地、饲料产品加工基地、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冷链物流运输基地等配套产业,形成完善的深远海渔业产业链,带动形成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为全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青岛经验和青岛方案。

同时,青岛在深远海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

目前,全市共有远洋渔船总数达167艘,其中作业渔船143艘,11家企业与加纳、塞内加尔、刚果(布)等10个亚洲、非洲、拉美国家建立了合作项目,远洋渔业作业区域实现除北冰洋以外的其他大洋全覆盖。

如今,青岛正加快24艘在建远洋渔船建设进度,新增肯尼亚1个过洋性远洋作业渔场,远洋渔业入渔国拓展至10个,加快中国北方(青岛)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打造辐射全国、联动海外的中国北方远洋渔业基地。

应该看到,在传统大规模养殖方面,青岛在全省7个沿海地市中竞争力明显较弱。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规划、环境生态整治等因素影响,青岛渔业养殖空间被大量占用,以渔业大区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为例,目前工厂化养殖大棚已被拆除300多万平方米,养殖池塘被占用4万多亩。崂山区沿海岸线1.5公里内、西海岸新区1公里内的海上养殖设施均已被拆除。

2019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3.1万公顷,较2014年下降约7%,在全省7个沿海地市中排名垫底,池塘养殖面积较2014下降超过65%,渔业生产空间不足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青岛渔业在受到养殖空间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时,也促进了养殖方式向集约化、装备化和信息化方向转变,养殖区域从浅海向近海、深远海方向发展。“以生态为先、陆海统筹、合理布局海洋产业是青岛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前提。” 王亚楠说,在发展海洋二产、三产的同时,青岛将继续加强对海洋一产的重视,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引领新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