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国字号”行动青岛启动,“中国康湾”计划亮相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民政部牵头,联合商务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铁集团等国家部门,今天在青岛正式启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振国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山东省副省长王桂英,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出席。

图片

如此重要的活动,放在青岛举办,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岛养老消费服务领域工作的认可。

面对养老消费服务这一新蓝海,青岛也正在抢抓机遇,从完善政策配套、培育潜力产业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打造养老服务消费新高地。

启动仪式上,任刚介绍了《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情况

01



各部委“放大招”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对高品质养老生活的向往,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3.1亿人。截至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 

在此次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启动仪式上,国家多个部门围绕银发经济,都放出了“大招”——

民政部将通过指导各地举办养老服务领域博览会、展销会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老年产品用品市集和康复辅具精品展区。

同时,深入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各地优化补贴申领流程,通过线上“一键申请”、线下社区代办等方式,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精准覆盖更多老年人。

图片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带老人开展趣味活动。

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出台相关政策,包括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等,继续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家装厨卫“焕新”补贴范围。

工信部将持续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指导相关标委会加快制修订电信服务适老化、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等国家标准,持续推动智能终端、互联网应用等适老化改造。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强化社区食堂、老年餐厅等老年助餐场所食品经营许可审核,完善细化老年助餐服务规范化要求。

国铁集团将在未来三年推出100条以上铁路精品旅游路线,打造160组旅游列车专用车组,年旅游列车开行规模达到2500列以上。

02



打造养老服务消费新高地

目前青岛市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量为238万人,居山东省首位,老年人口占比达23.8%。

“家门口”的托老所到温馨的“老年食堂”,再到丰富多彩的“银龄课堂”,青岛密集出台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致力于打造养老服务消费新高地——

在政策层面,青岛构建了“1+N”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健全机构、镇街、村居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市现有养老机构293家、机构床位4.6万张,其中三星级及以上机构180家,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全面普及的医养结合模式,让青岛老年人更有“医靠”。仅2024年,青岛就为1.8万户老年人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为5万余名失能失智老年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 

老年助餐服务既要“暖胃”更要“暖心”。在提供更加暖心的老年助餐服务上,青岛聚焦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全市老年助餐机构达到1400余处,服务老年人3300万余人次。

图片

老年人在浮山路街道河南庄社区养老服务站养老大食堂享用午餐。张鹰 摄

数字无言,却最有力:2024年,青岛市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增长15.8%,在“2024年中国康养城市百强”排名中,位居北方城市第1位。

就在7月9日,青岛市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与往年相比,此次项目实现“提标扩面”双重突破:

补贴对象扩大至所有60周岁及以上、产品收货地址在青岛境内的老年人,不受户籍和常住限制;补贴标准设定为产品成交价格的30%,每人累计补贴额度最高可达15000元,充分保障全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这也让青岛打造养老服务消费新高地的“底气”更加十足。

03



培育银发经济发展新生态

在目前多元化的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中,银发经济正在从零星散发逐步向产业归集过渡。如何发展从“养老”到“享老”的产业生态,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朝阳产业”,是所有城市的“必答题”。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抢占健康产业新赛道,我市结合海湾经济发展,青岛近期研究出台了《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根据这一计划,青岛将通过开展三年行动,统筹用好各类优势资源,系统开展生态打造和业态培育,提升康养产业整体能级,形成更高水平的服务供给,到2027年,全市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基本建成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国家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

图片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在莱西市宏远健康颐养中心康养旅居。

今年,青岛11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青岛市养老服务消费的行动计划》,围绕提升养老服务、拓展养老消费新业态、发展银发经济、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

此外,从培育壮大银发产业着手,青岛选定6个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赛道重点发力,提出做大做强传统养老产业提质升级、打造智慧康养新业态、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加快老年旅游产业发展。

比如,鼓励企业发展适老化家电、家居产品、厨房用品、安防监控和家务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

支持康复大学围绕康复辅助器具、康复医疗等进行研发。推动助听器、矫形器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加快发展智能康复护理床、智能轮椅、移位机等生活照护产品,创新研发智能矫形器、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等设备。

再如,聚焦合成生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基因和细胞诊疗、康复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研究全球生命健康产业新态势,培育生命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

旅居康养产业作为集养老、医疗、文旅等领域于一体的新兴产业,成为不少城市竞逐的新赛道。

青岛将依托滨海生态、康养资源及地理位置优势,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康养旅居基地,推出一系列具有青岛特色的春夏秋冬康养旅居产品,构建“山海疗愈+智慧康旅”全链条服务体系。

银发经济是一片充满潜力的“蓝海”。青岛正奋力竞逐这一新赛道,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贾臻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