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1日讯 观海新闻记者从11日上午召开的2025年全市绿色增粮竞赛工作会上获悉,在今年夏收期间同步举行的全市绿色增粮竞赛中,即墨区蓝村街道绿色增粮先行区“五良融合”示范田实打亩产886.9公斤,创全市高产示范田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实现技术集成创新的历史性突破。
今年夏收期间,青岛市同步举行2025年全市绿色增粮竞赛。经主体报名、镇(街)初选、区(市)测产初赛、市级现场实打决赛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25年绿色夏粮竞赛产生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40名。值得提及的是,不但竞赛第一名突破历史记录,而且在17个市级决赛地块中,有7个地块小麦亩产突破800公斤大关。会上,通报了绿色增粮夏粮竞赛结果并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种粮大户代表交流分享高产经验。
今年是青岛市首次系统化、规模化举办绿色增粮竞赛,以此探索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方案”。
“高产不是碰运气,而是良种扎稳根、良机提效率、良法精管理的结果。”会上,即墨区蓝村街道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德生,结合886.9公斤的实打测产成果,与大家交流分享高产经验,系统阐释良种引领、良机保障、良法增效、良田筑基、良制创新的“五良融合”绿色增产模式,为粮油单产提升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青岛市以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目标,从关键制约因素入手,以提高播、管、收质量为重点,加快“五良”系统集成,通过共建基地、协同攻关、联合示范。集成推广青农6号、青丰1号等11个小麦主导品种,“两选四适”、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等绿色增产关键技术,谷物复式精量播种机、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大喂入量小麦联合收获机等30余种智能农机装备,持续推进小麦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分区域、分要素、分环节做好耕种管收全过程,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同时。青岛市创新打造绿色增粮“十百千”示范体系,配套建立“五六七”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市、区(市)、镇(街)”三级包联服务机制,以及“产学研推用”多元融合推广机制。培育提升一批绿色增粮示范主体,引导应用绿色增粮“五良融合”集成技术,做好集成创新技术应用,开展绿色增粮技术示范展示、现场观摩演示。建立精准高效包联主体服务机制,市级负责包区(市)联“十”、区(市)包镇(街)联“百”、镇(街)包村联“千”,以点带面把单产提升集成技术有效落实到户、到田。
夏粮丰收在手,全年粮安关键看秋粮。认真总结夏粮竞赛经验基础上,会议还对持续推进绿色增粮竞赛、全力夺取秋粮丰收进行了重点部署。(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邢丽敏)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