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需要先完成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再去相关部门办理税务、社保等手续,流程繁琐、耗时耗力;今年4月,青岛在全省率先推出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型“一件事”改革,将“个转企”办理环节从7个缩减为1个,提交材料、审批时限压缩85%以上。
当前,随着“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入推进,一件件关乎企业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去年以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分4批推出4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涵盖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经营主体办事和个人办事多个方面。目前,这些改革任务已超过半数在青岛落地,通过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办理,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深化改革永无止境,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提出,“探索‘高效办成一件事’向‘高效办成一类事’拓展,开展特定人群、产业链发展等‘一类事’集成服务”,这是高质量发展所需,也是企业群众所盼。各级各部门要紧盯企业群众需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城市发展更有活力。
要在系统集成上下功夫。“高效办成一件事”并非对多个事项进行简单拼接,而是从根本上重构服务流程,形成改革联动效应。今年,市民政局牵头推进“个人身后一件事”改革,就系统梳理了与逝者相关的14大类41项业务事项,联动12个部门28家银行机构,切实简化流程,减轻家属负担。工作推进中,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国务院年度重点事项清单,统筹谋划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重点改革事项,强化政务数据共享供需对接,推动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努力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统筹好线上与线下,在线上打造从事项查询到办理申请再到结果反馈的全流程数字赋能体系,同时保留必要的线下服务渠道,让便民利企更加可感可及。
要在拓展场景上见实效。“高效办成一件事”立足经营主体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两个全生命周期,覆盖经营主体准入准营、招聘用工、纳税缴费、经营发展、工程建设、注销退出以及个人出生、教育、就业、生活、置业、出行、就医、救助、养老、身后等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要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聚焦高频事项,丰富拓展生活服务、产业扶持、工程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更多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一件事”,更好更快满足企业群众需求。同时,要发挥好基层改革“试验田”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基层首创,推出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品牌。
企业群众的需求在哪里,“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时下,登录“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青岛“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专区里30个“一件事”让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相信随着越来越多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一件事”落地实施,一定会带动青岛城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观海新闻评论员)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