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艺术交流委员会主任、市南区琴岛美术家协会主席,市人大文史研究员、市政协特邀委员。
酷夏如火,袁谦本画室绿意沁人。他正专注画面细节,笔法灵动。近几十年来,袁谦本创作了自己的绘画风景,也助推、描摹了一道别致的艺术青岛风景线。
绘画于袁谦本而言,如同阳光与空气一样不可或缺。不过,具有侠气之风的他,对设计尤其是策展,皆有涉猎,算是当代青岛最活跃的策展人之一。他的画作以及他主导和策划的一个个有分量的艺术展览,是其审美理念的立体呈现。近年来,作为青岛美术界的中坚力量之一,他整个人的状态,彰显出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自然张力与艺术哲思,为青岛艺术的向光而行带来了另一种积极簇新的能量。
20世纪90年代,袁谦本回青从事美术工作和广告设计。2000年元月,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岛展览中心正式落户青岛。期间,袁谦本先后策划、组织、实施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连续三届的“中国青岛艺术博览会”,以及2003年至2005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等多项全国性展览和展事。这些可圈可点的“艺展”助推了青岛本土美术界的创作热情。
2014年9月,袁谦本和他的团队举办了首届“青岛国际艺术双年展”。这个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青岛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活动,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与,国内外当代艺术作品近千件,为青岛文化艺术界搭建了一个面向国际的艺术交流平台。袁谦本表示,一个画家的佳作只是一处风景,一群画家的群体精品则是整个城市的风景线。
2024年11月,为深入挖掘青岛年轻一代版画创作现状,推动青岛版画创作团队建设,袁谦本主导策展了《海纳百川——首届青岛版画新锐展》,为青岛版画“走出去”和“请进来”奠定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基础。
袁谦本是艺术的摆渡人,在成就大家、助力艺术城市的同时,他的艺术修为亦在精进与向上中生长。几十年的探索,袁谦本一直在传统中国画中执着寻找与自我绘画相通的精气神,呈现出一种沉着、诗意化的艺术面貌。他先后多次深入藏区实地采风创作,找寻心中和笔下的“香格里拉”。不论是青藏高原的桑科草原,还是海拔4000多米的日喀则,以及唐古拉山旁的藏民牦牛棚,都留下了袁谦本的足迹。“牦牛在梦里咀嚼,画意在心中缓缓铺就。”袁谦本早期的众多人物画作品,特别是在全国各项美展中获银奖、铜奖的作品,大多以表现青藏高原为主题。他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遥远与神秘的艺术世界,如一缕清风拂过喧嚣的画坛。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近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袁谦本,趋向于表现水墨山水题材的本土化创作。“30多年前,我陪同著名艺术家钱绍武攀登崂山时,他就说崂山太惊艳了。让我以后如果走山水画路线,不必远行,画好、画遍熟知的大美山海就是上佳之选。”袁谦本说,他目前的山水画创作,大多以崂山为主题,以此表现和歌颂崂山的坚韧与美好。如是,方不枉为青岛的画家。(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