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6日讯 小型水库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等多重功能,是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日,山里、七口、杨家崮等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相继通过蓄水验收和竣工验收,为我市防汛抗旱和农业灌溉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市水务管理局先后两次组织验收委员会,邀请多位专家参与,分别对西海岸新区杨家崮、朱郭两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对即墨区山里、七口、北颜1号、小范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蓄水验收。在西海岸新区,验收组深入工程现场,实地核查建设情况,听取各参建单位工作汇报,重点对前期工作、建设管理、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细致审查,原则同意2座水库通过竣工验收。在即墨区,验收组通过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质询关键环节等方式,全面评估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专家组一致认为,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蓄水条件,原则同意通过验收。
据悉,此次通过验收的6座水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坝体渗漏、设施老化等问题,经系统加固后,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防洪标准显著提高,蓄水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兴利库容达282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不仅提升了区域防洪抗旱能力,还为周边农田灌溉、生态补水提供了可靠水源,使整个区域的防洪灌溉体系更加协调、高效,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我市现有小型水库473座,其中小(1)型75座,小(2)型398座,总库容2.6亿立方米。今年以来,市水务管理局在全市部署开展473座小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和溢洪道规范整治工作,通过实施溢洪道维修加固和对子堰、拦鱼网、影响泄流断面的树木、土(石)堆等杂物清理工作,切实强化汛期水库过流能力,保障水库安全度汛。在此基础上,市水务管理局还组织全市水管单位全面落实大坝安全责任制,加强业务指导和管护人员培训,不断强化责任人履职能力,切实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496座水库溢洪道过流能力复核,建立了大坝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机制,实施了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全覆盖,落实了小型水库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和管理规范。下一步,我市将加强对已实施除险加固水库的管理工作,强化巡查管护,落实水库大坝安全“三个责任人”,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同时加快推进其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不断筑牢水安全屏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