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鞠培霞
高考过后,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多了准大学生的身影,“医美是高考奖励”“高考后微整形”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在很多家长看来,外貌优势有助于孩子社交和求职,因此将医美项目作为送给孩子的“成人礼”。据估算,近年来,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业务量增加三成,一直呈递增趋势,这些增量以高中毕业生为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一些成年人来说,做次微整形,是个人自由选择,本无可厚非。但把“医美”作为高考奖励,甚至家长比孩子还热衷于此,就值得警惕了。
一方面,“医美”并非适合所有人,更不是适合所有年龄段。除非存在明显的外貌缺陷,需要通过医疗手段改善,否则都应谨慎对待。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曾经明确表示,“微整形没有风险”的说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很多未成年人生理结构尚未发育成熟,审美观处于形成阶段,会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同时,未成年人对手术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如果手术未达到预期效果,容易造成心理创伤。
另一方面,高考后的高中毕业生大多刚满18岁,有的甚至还没有成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有责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避免“外貌焦虑”。如果家长把医美作为高考奖励,甚至主动催促孩子进行微整形,很可能会让孩子形成 “外貌依赖”,认为只有变美才能获得自信和他人认可。从而忽视自身能力、品格和内在修养的提升。一旦外貌未能达到预期,就容易陷入自我否定。
正是基于家长的这些心态,一些整形美容机构不断进行焦虑营销,通过强化容貌对社交、求职的影响,刺激家长把微整形作为孩子上大学前的“必修课”。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掉进校园贷、网络贷陷阱,就是用贷款进行整形。这也是因人生观、价值观不当而引发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高考是青少年迈向成年的重要节点,适当的奖励固然能带来激励,但更应关注如何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信的人格。与其把“医美”作为高考奖励,不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选择旅行、学习等促进其长远发展的奖励方式,让他们明白真正的美来自于自信、独立和内在的修养。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