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9日讯 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推广目录》,青岛市公路中心申报的公路波形梁护栏大尺度多级加高技术和高抗盐冻大掺量固废生态路缘石2项“四新”技术成功入选。
检测人员正在对施工完成的护栏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为解决路面养护加铺导致波形梁护栏高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提升公路交通安全防护水平,市公路中心依托G309青兰线等养护大中修项目,主动提出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开发了经济性高、施工方便的三(A)级和四(SB)级波形梁护栏加高结构,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波形梁加高结构加工及施工工艺,通过增设套管和优化防阻块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公路安全运营水平及资源节约再利用水平。目前,该技术已在G309青兰线、S213龙青线等养护大中修工程中应用约50公里,节省总成本约1500万元。
通过增设套管和优化防阻块结构,提高护栏高度,使护栏符合路面抬高后的技术要求
传统石质或混凝土路缘石能耗高、污染大,不利于生态环保。另一方面,石墨尾矿等工业固废环境污染、土地占用、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市公路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开展高抗盐冻大掺量固废生态路缘石研究应用,利用石墨和金属矿等尾矿固体废弃物制备的生态路缘石可以达到C40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吸水、抗盐、抗冻等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适用于各等级道路。市公路中心2023年起陆续在青岛市普通国省道养护大中修项目中安装应用,累计24万延米,消化石墨尾矿1.03万吨,节省工程投资600多万元。市公路中心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起草的《绿色生态集料混凝土路缘石》团体标准已发布。
利用石墨和金属矿等尾矿固体废弃物制备的生态路缘石
针对公路养护行业能耗高等问题,市公路中心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绿色引领,依托养护大中修项目,陆续开展了护栏提升、矿渣转绿色建材等10余项“四新”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在公路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更注重质量效益的“四新技术”应用成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翟公宁 崔显龙)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