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套路深,@青岛人,十大典型案例助你“避坑”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2日讯 非法集资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让民众防不胜防,屡屡陷入骗局。日前,青岛市相关部门公布了十大非法集资典型案例,旨在提醒广大民众切勿被高额回报的诱惑冲昏头脑,坚决远离非法集资陷阱,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案例一

市民赵先生在某艺术品交易中心购买了“名人字画”和其他“贵重艺术品”,只签订了交易合同但没有实物交易,艺术品交易中心承诺合同期满后以折合年收益不低于10%的价格对出售的商品进行回购。赵先生分三次购买总计10万余元的“商品”,合同到期后,该艺术品交易中心表示资金紧张,无法按合同进行回购,赵先生等待半年无果后选择报警。

经公安侦查,该艺术品交易中心假借“艺术品”交易为由,实则进行非法集资行为,公司主要负责人吴某某、孙某某等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案件警示:该案吴某某等人以艺术品销售为名,承诺支付资金占用费,实际还是变相许诺高利诱惑,诱导中老年人投资,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其余以各类型商品(包括虚拟产品)承诺加价回购或加价转让等方式诱导投资者投资的情况也需要警惕。

案例二

某养老院向社会公众兜售其“养老卡”,并可储值20万以上的“养老预定金”。年满60周岁的养老卡持有人可免费入住该公司提供的养老房,并根据缴纳的“养老预定金“金额不同享受不同的服务,如不使用养老房也可委托公司进行代管转租,每月返还已缴费金额的1%,养老预定金可随时无条件退还。2023年以来,陆续有老人向养老院所在地派出所报案,称养老院承诺的退费一直没有到位。

2023年养老院有关负责人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事拘留。

案件警示:老人对非法集资的警惕性较差,以养老服务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屡禁不止,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要选择在民政部门备案的正规养老机构,切勿听信“免费养老”等营销话术。

案例三

于大爷在小区门口看到有人宣传投资“商用净水器”,2万元购买一台净水器,安装在某大型医院病房楼,商家承诺每月保底返还收益1千元,至少返3年,多余的收益和3年后的收益归商家。于大爷花2万元购买一台净水器,商家在按约定返还3个月后人去楼空。

于大爷将有关信息反馈公安部门,该案件正在侦办中。

案件警示:近年来,多地发生类似投资“商铺公寓”、“车位”、“充电桩”、“按摩椅”、“净水器”、“空气净化器”、“酒店民宿”然后定期返利或分红的案件,实际都是非法集资行为。风险系数低、回报率高的好项目可以根据情况通过银行贷款等合法途径进行融资,风险高、回报率高的项目也可以通过风投等方式进行融资,凡是通过向社会公众集资并支付高额利息的方式来融资的项目,都不是“好项目”。

案例四

山东路某公司对外宣传自己和多家国有城投公司是合作伙伴,负责为城投项目融资,提供的理财产品名称大多为“XX城投债”或“XX项目可转让债”,收益率在8%到12%不等。李女士认为国有的项目风险比较低,即使项目“黄”了,钱还是会还的,遂两年内在该公司累计投资200余万元。到20238月,该公司宣布无力偿还资金,李女士尚有120万本金未取出,经协商无果后,李女士到附近派出所报案。

经公安侦查,该公司与其宣传的城投公司并无关联关系,仅有少量业务合作,其理财项目均为自己假借其他城投公司名义开展。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

案件警示:经常有从事非法集资业务的机构宣传自己有“国有背景”或与“国有公司”合作,借此提升自己的可信度。遇到大肆宣传自己有“国有背景”的企业,群众更应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五

张先生的亲戚经常在朋友圈发布“私募基金”理财广告,宣传年化收益率8%。张先生有20万存款,问亲戚是否可以购买其“私募基金”产品,亲戚热情的说可以,并且带张先生去其位于高档写字楼的公司签订了“私募基金认购协议”,约定最低年化收益8%,封闭期两年。一年后,公司人去楼空,张先生向其亲戚维权未果,遂和亲戚一起报案。

经公安侦查,私募机构发行多只契约型基金产品,均未到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每只基金产品有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等多种投资期限供投资者选择,时间短的对外宣称为“体验型”产品,投资金额一般10万起,有的甚至最低只需5万元,远低于法律法规规定的100万元投资门槛。该机构目前已被监管部门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并以涉嫌非法集资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处置。

案件警示: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私募股权投资有门槛,面向的是有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且金融资产不低于三百万或者三年平均年收入不低于50万的合格投资者,说白了就是要让有钱输得起的人投资的,不至于输掉棺材本。如果自己不是合格投资者,买基金产品的时候要记得先去中国证监会网站查询该基金是否在“公募基金产品名录”,管理机构是否在“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名录”。

案例六

某资产管理公司宣传其专业处置不良资产,受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目前管理的资产包价值几十亿,现将部分资产包在某金交所挂牌,推荐群众购买,合同约定收益率在6%到12%,如不能按时完成处置则由该公司回购。2022年底,该公司项目陆续出现兑付困难,公司与投资者签订了分期兑付协议,但2023年3月完全停止兑付,上百名投资者到公安部门报案。

经公安侦查,该公司所谓的优质不良资产项目大多是一些低价收来的价值比较低的资产包,无抵押或抵押不足,难以处置变现。目前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和部分骨干人员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

案件警示:受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全国仅有5家,受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监管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青岛市仅有1家,且以上公司均不能借投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为名吸收社会公众资金。同时,根据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有关文件要求,金交所应严格落实“不得向个人(包括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的投资产品)销售或者变相销售产品”、“不得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等方式在其它省级行政区域展业”、“不得为异地企业发行产品”等相关规定,如有企业劝导个人投资者购买金交所产品要谨防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案例七

经朋友推荐,喜欢旅游的张大姨来到某专营“夕阳红”业务的旅行社咨询旅游事宜,业务人员推荐其储值会员享受免费旅游,充1万每年送价值2000元的旅游项目,多充多送。张大姨充值了三万元,参加了多次旅行团,途中除了正常旅游,还夹杂了大量的介绍投资理财项目的环节,张大姨听导游劝说,又向某公司的养殖项目投资10万元。后来张大姨看电视节目,得知此种商业模式很可能是非法集资,遂到旅行社要求退钱,但旅行社的退款拖延半年未到账,最终人去楼空。

经公安侦查,该旅行社长期以“免费旅游”为噱头吸引客户并吸收资金,同时多次通过“农业旅游”、“免费讲座”等方式向其客户推介其他投资项目,其行为已涉嫌非法集资。

案件警示:“免费旅游”是近些年兴起的非法集资方式,与以前的“免费购物”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利用人“贪图免费”的心理非法占用客户资金,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案例八

某农业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App,宣称自己有占地过万亩的大型农场,用户可以在APP上“云种菜”,缴费种菜后除了可以收到该公司定期配送的蔬菜外,还可以根据缴费多少定期收到“种菜收益”,折合年化收益率约10%。该APP运营两年后,出现账户无法提现,多名投资群众赴公司办公地及农场所在地反映情况,发现公司已关门,所谓农场租赁期只有两年,面积及所种植蔬菜情况与其宣传皆出入很大。

经公安侦查,该公司以农业种植为名吸收公众资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相关嫌疑人已采取刑事拘留。

案件警示:近年来以畜牧养殖、种植、绿色旅游等农业项目为名开展非法集资的行为有所抬头,形式上既有通过“云种菜”、“云养殖”等方式集资,也有线下宣传养殖项目、绿色旅游项目的形式,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避不开“非法性”和“利诱性”两大特性。非法性即未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包括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批准,利诱可以是多种形式,有直接的“理财收益”,有艺术品、贵金属、房产车位等“增值收益”,还有“投资项目收益”、“炒汇收益”、“共享物品收益”等等。

案例九

王某的亲戚黄某在银行工作,经常劝王某帮他拉存款完成任务,利息是银行正常利息的两到三倍,还可以再给王某好处返点。王某禁不住诱惑,在黄某的指导下将50万直接转账给黄某个人,并游说多名朋友将钱通过同样的方式转给黄某。2022年下半年,王某因儿子购房找黄某要“取款”,但黄某以银行存款要年底完成任务时才能“解封动用”为由拒绝为其取款,待2023年又以“因误会被暂时查封”、“完成季度任务”等理由拒绝归还王某款项。王某多次讨要未果后,到派出所报案。

经公安侦查,黄某以帮助其完成存款任务可获得高利息为由,吸收多名群众资金过千万元,资金并未存入银行,而是被黄某用于炒房和个人挥霍。黄某已因集资诈骗被刑事拘留。

案件警示:去银行存款一定不要轻信银行员工的个人承诺,办理业务一定要本人亲自去正规银行网点办理,开设的账户一定要是本人账户,密码和银行卡或其他存款凭证一定要妥善保管。

案例十

夏某经人介绍,2022年开始在加拿大某外汇交易平台进行投资理财,2023年4月该交易平台关闭,无法取现。

经公安侦查,犯罪嫌疑人祁某早年“炒外汇”被骗,为了填补资金漏洞,利用自己在外汇交易中学会的“套路”,伙同他人开设外汇交易平台吸收社会公众资金。

案件警示: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投资、理财类App纷纷出现,各地也出现了多起通过网络APP理财的非法集资案件,名义有炒外汇、网络挖矿、购物返利、投资理财等。各位在选择理财类App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否为银行、公募基金、基金销售机构等持牌金融机构的官方App,下载时尽量选择官网或有保障的应用商店进行下载,不要随便扫码安装销售人员推荐的理财相关App或登录其推荐的理财相关小程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