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3日讯 近日,青岛市科技创新大会对2024年度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人选进行表彰奖励,青岛蓝谷区域内单位共计获奖5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项目共3项,分别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奖的项目共2项,均为科技进步奖。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项目中,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成果“船舶智能航行系统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面向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联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青岛航运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自主设计建造了集人工驾驶与多种智能驾驶模式于一体的集装箱海船“智飞”号,实现了全球首艘、吨位最大的新建自主船舶的商业化运营和智能航行系列产品的市场销售。突破了多约束条件下的沿海船舶航线自主规划、遥控驾驶、自主避碰、自动靠离泊等关键技术在船舶智能航行领域取得了0到1的系统性技术突破,使我国进入了船舶智能航行技术先行国家的第一阵列。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牵头完成的成果“基于深度智能的沉浸式影像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瞄准我国在新型多媒体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与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图灵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突破了多视角视频交互、多视点视频高质量成像、自由视角目标跟踪等系列核心技术,牵头制定沉浸式影像国际标准,构建端到端深度智能沉浸式影像平台及系统,形成沉浸媒体产业示范项目达亿级规模。有效推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项目引领沉浸式影像技术演进,服务了青岛当地民生,构建新一代信息产业生态圈。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体育赛事直播、智慧城市、多视点智能化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等领域。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完成的成果“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精细表征与电特性实验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本项目针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刻画难度大、饱和度预测精度低的难题,按照“技术创新-方法融合-理论突破-工程验证”的指导思想,开展了水合物精细表征和电特性实验技术研究,建立了微观探测与表征、电特性实验与分析、饱和度预测等水合物专用技术方法,成功获取了含水合物岩心多尺度、多维度、高空间分辨率、高物质辨识度的电特性与结构信息,有效提升了水合物储层评价能力,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作中得到应用验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窦衍凤 通讯员 蓝小谷)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