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青岛市北斗创新产品发布及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举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3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市北斗创新产品发布及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崂山区国际创新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局等市直部门,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全市北斗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重点应用企业代表共70余人出席活动。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北斗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目前,全市已汇聚海信移动通信、上合航天科技等重点企业50余家,拥有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青岛创新示范中心、青岛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20余个,初步形成了从上游芯片、模组,中游终端设备到下游应用及解决方案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今年,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北斗领域重点企业创新产品遴选工作,印发了《青岛市北斗产业重点企业目录(第一批)》,并编制了《宣传手册》,取得较好宣传推广成效。

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青岛市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行动计划(2025-2026年)》进行了解读。《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北斗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目标到2026年,基本形成覆盖芯片、模块、终端、软件、应用、服务等上下游各环节的北斗产业生态,成为全国领先的北斗创新成果转化地、产业发展集聚区和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北斗产业生态培育、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北斗+智慧海洋”融合应用、“北斗+智慧交通”融合应用、“北斗+智能终端”融合应用、“北斗+精准农业”融合应用、“北斗+共享出行”融合应用、“北斗+气象监测”融合应用、国际交流合作扩围等“九大行动”,涵盖提升软硬件产品供给、加大优质企业引培力度、强化北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创新平台、加快成果转化、推进重大项目等25项重点任务,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工作走深走实。为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落实,围绕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宣传推广等四个方面制定保障措施,加快构建北斗产业发展与规模应用良好生态。

会上,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青岛中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睦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等8家企业,围绕其北斗领域先进技术、创新产品及应用成果情况进行了推介。

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船载终端、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执法记录仪、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水域救援机器人、青岛中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车载及农机定位终端等一批最新推出的北斗应用产品亮相北斗创新产品展示专区。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后续将通过常态化发布重点企业目录、举办供需对接会等形式,搭建北斗交流合作平台,让大家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积极主动拥抱“北斗”新时代,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丰富拓展融合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北斗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为国家北斗战略做出“青岛”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