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首宗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流转的林木所有权项目完成交易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5日讯 7月23日,我市首宗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流转的林木所有权项目完成交易,成交金额达90万元,创青岛市林权交易历史新高。该笔交易也标志着即墨区在农村集体产权线上流转改革中取得突破性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此次交易的林木位于即墨区大信街道张戈庄六里村214省道村庄辖区内公路两旁。项目底价30万元,经49轮激烈竞拍,最终以90万元成交,溢价率达200%。交易全程通过青岛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公开进行,确保过程透明、规范。

自去年以来,即墨区结合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依托市级产权交易平台,全面推进农村产权线上流转交易。通过发挥区域海陆资源优势,以深化农村改革、盘活集体资源为主线,推动产权赋能、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挂牌项目238笔,挂牌金额约1.69亿元;成交190笔,成交金额约1.5亿元,累计为村集体增收620万元,节省开支117万元。农村集体工程、货物和服务进平台数量位居青岛各区市首位,初步构建起“陆地—海洋”涉农全产权要素和全品种的统一交易市场。

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大龙表示,此次林权交易的高溢价体现了市场对农村资源的认可,更彰显了产权交易平台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关键作用。线上交易模式不仅打破地域限制,吸引多元主体参与,还通过竞价机制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此外,即墨区通过系统梳理村集体闲置资源,引导其规范流转,进一步释放农村“沉睡资产”潜力。

下一步,即墨区将以激活农村资源、服务农民群众为核心,完善区、镇街、村三级交易服务网络,强化交易中心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同时,持续结合“三资”整治工作,深挖村集体资源价值,推动更多产权项目进场交易,确保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王鑫 李晓勉)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